布拉柴维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准噶尔汗国凭什么和清军死磕半个多世纪
TUhjnbcbe - 2023/3/22 19:37:00
白癜风能吃雪糕吗 http://m.39.net/news/a_9085275.html

要说清朝最难打的战争,估计就是和准噶尔的战争了。很多人觉得,一个小小的准噶尔都打了70年,清朝就是捡漏的,一群玻璃心的人,开始给明朝鸣不平,要是我大明什么什么的,吧啦吧啦。当然能说出这句话的,估计对历史的了解也就是小学没毕业的水平。

给人的印象,准噶尔是蒙古的分支,也就是说还是原始武器,弓箭长矛什么的。快马冲刺等古老的战术。但是如果你是这个认识,那么还真就是小学没毕业的水平。

其实反过来想就可以了,俄罗斯帝国火器犀利、大清拥有大量资源,准噶尔汗国是如何能够在两大强敌的包围下坚持近年的。俗话说的好,狼的敌人最次的也得是藏獒。

客观来说准噶尔的*队人数不多,基本上维持在6万精锐左右。一看这个人数,一堆人觉得,这人数也就这么回事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萨尔浒之战就是努尔哈赤用6万左右的八旗*队,打败了明*十万左右的精锐。当然了这个时候的明朝*队,火器配比至少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可比后金*强太多了,当时的后金*队火器配比绝对是低于明*的,基本上就是弓箭和大刀片子。

但是准噶尔的这6万*队可不是大刀片子。居于中亚的他们毫无疑问受到了由火器引发的近代*事革命的影响,他们越来越多的人装备起带火绒的火绳枪,他们还能够自己生产火药,这显然是俄国商人或者布哈拉商人的传授。曾在年-年代表彼得大帝出使准噶尔汗国的俄国大使炮兵大尉温切夫斯基,在他自己的见闻录写了一段关于准噶尔骑兵装备火绳枪比例的文字:有20名身披铠甲、头戴尖顶盔、手持马刀和梭镖的*人在行进,其后跟着15名身披盔甲、头戴护颈头盔、手持马刀和火绳枪的*人。队列中的*人共计35人,两队*人合计70人。可见,准噶尔*队装备火绳枪的比例为7分之3,接近一半。除了弓箭和火绳枪,准噶尔*队还拥有一定数量的轻型火炮。汗国鄙陋的手工业和冶金业让他们不懂得炮架为何物,更不用说独立铸造火炮。但汗国的*队在和中俄长期的冲突中,缴获了少量的火炮和俘虏一些工匠,其中一位瑞典*官列诺特就为汗国铸造15门4俄磅的加农炮和20门10俄磅的臼炮,以及其他轻型火炮5门。

这只是武器的不同,另外,准噶尔在战术上也进行了革新。曾用名手持火绳枪的步兵配合骑兵大败过东蒙古(喀尔喀部)的车臣汗,虏获了车臣汗的1.5万*民。步骑协同对传统单一的纯骑兵有莫大优势,尤其是在双方数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

既有传统蒙古骑兵的优点、又有新式武器战术加强的*队,准噶尔汗国在早期对东蒙古和哈萨克的战争中屡战屡胜,和中国清朝的战争胜负兼半,即便是对俄国人也偶有胜迹:在额尔齐斯河上游的亚梅舍沃要塞围攻战中,准噶尔人成功地围困了这座驻守了名俄*的要塞,并打退从托儿博斯克方向前来增援的俄*,围城3个月后要塞剩余的名俄*不得不灰溜溜地逃走。

准噶尔汗国野战相当不错,但因缺乏重型火炮而攻城乏力,这一短板在和清帝国的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噶尔丹和策妄阿拉布坦有能力在野战上重创清*,但清*依托以哈密城为核心的堡垒线总是能够遏制准噶尔人扩大战果,然后清*再以准噶尔难望项背的速度卷土重来。这就意味着清帝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切换持久防御或积极进攻的战略,而准噶尔人只能被清*拖着鼻子走。

虽然有短板,但这也是一支较为先进的*队,可这支*队却是最后导致准噶尔汗国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不消说骁勇善战的噶尔丹,就是较为温和的策妄阿拉布坦,都拥有一颗统一蒙古诸部控制西藏的雄心壮志,他们的勃勃野心是建立在国家的战争机器上的,以致于他们不甘心向俄国人称臣获得庇护,也错失了数次和清帝国和谈的机会。后来当准部陷入内乱分裂,又被天花雪灾导致人口损失惨重时,终于被清王朝所灭。

当然了,准噶尔灭亡的时候沙俄当时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这位沙俄女皇扩张的野心更大,手段更加残忍。她也想入侵准噶尔,只是正忙着欧洲的战事。当清朝收复*后,对她来说,也是不甘心的。而对土尔扈特东归,从她眼皮底下逃脱,并且一路追杀都没用,还是让土尔扈特人逃回到*。为了挽回面子,她要求清朝交出土尔扈特人。结果乾隆皇帝直接拒绝,不惜以沙俄一战,也不会向沙俄低头。

面对清朝收复*,沙俄即使有太多的无奈也没用,因为他们遇到强盛时期的清朝,乾隆皇帝也不惧怕沙俄。虽然叶卡捷琳娜二世没有完成对中亚和*的入侵,但入侵这些地方都被后来的沙皇继承。而他们需要的是时机和时间。当然这就是年以后的事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准噶尔汗国凭什么和清军死磕半个多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