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特稿携手发展互利共赢中非合作激活非洲
TUhjnbcbe - 2022/12/27 20:17:00

新华社内罗毕8月29日电特稿:携手发展互利共赢——中非合作激发非洲发展原动力

新华社记者卢朵宝

英国诗人奥登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我爱你,亲爱的,我爱你;一直爱到中国与非洲相遇,爱到大河跳上了山顶,鲑鱼来到大街上歌唱……”

如今,诗人眼中绝无可能的“相遇”,早已成为现实。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产能合作方兴未艾、金融投资创新层出不穷……中非务实合作稳步推进、硕果累累,为非洲这片蕴藏无限潜能的大陆插上腾飞的翅膀。

(小标题)基础设施:打通经济血脉

“要想富,先修路。”这条中国发展“金律”如今也在非洲国家落地生根。

肯尼亚阿西里弗小镇的基梅乌经营着五金生意,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条铁路的开通,为他带来了300多公里以外的客户,公司收入节节攀升。

蒙内铁路,全长约480公里,连接肯尼亚东部港口城市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去年5月底开通后,港口物资到东非腹地的运输效率迅速提升,物流成本大大缩减,沿线商贸发展随之提速。

西非国家刚果(布),中企承建的国家一号公路南起该国经济中心黑角,北至首都布拉柴维尔,通车后极大缩短了货物从黑角深海港运往首都的时间,带动了沿线村镇经济发展,成为刚果(布)的“生命线”。

在刚果(布)装备和公共工程部部长埃米尔·乌奥索看来,这条承载着国家发展之梦的公路,“是刚果(布)人民和贫困做斗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

突破基建瓶颈,打通经济血脉,这是非洲国家的共同心愿。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之际,中方宣布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截至今年3月,超90%已落实或做出安排,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已竣工或加速推进。

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由中企承建的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机项目今年3月竣工,卡里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由75万千瓦提升至105万千瓦,为津巴布韦增加了20%至30%电力供应,有力缓解了该国电力短缺的局面。

非洲中部的喀麦隆,第一艘商船于3月顺利抵达由中国港湾承建的克里比深水港。新港口将带动克里比逐步发展为物流和工业园区,可可、木屑等加工厂接连落成,银行、食宿等配套服务相继到位……曾经的无人区如今欣欣向荣。

从铁路、公路到机场、港口、水电站,中国承建的基础设施项目遍布非洲大陆。以基建为起点,非洲国家正把资源禀赋和人口红利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小标题)产能合作:盘活经济资源

15世纪初,明朝航海家郑和率船队抵达东非海岸,带去的瓷器成为当地弥足珍贵的中国印记。如今,中国陶瓷产业在这里焕发着新的生机。

距离内罗毕70多公里,有一家名为特福陶瓷的中国瓷砖厂,这里生产的瓷砖质量上乘,纹饰精美,很受当地民众欢迎,经常供不应求。

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9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对非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在中非合作热潮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兴业,其中不少像特福陶瓷一样在非洲实现生产、销售一条龙。

非洲国家工业化的第一步,正是要发展满足本国市场所需的制造业,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替代原来的进口货,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在中非产能合作的推动下,“非洲制造”破茧而出。

在位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C&H服装厂,厂长安雅雯告诉记者:“在我们来之前,卢旺达没有真正成规模的服装厂,只有小作坊,生产能力有限,只能生产小规模订单。”

如今,这家现代化工厂拥有5条生产线、雇用1200名当地员工,所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国内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当地人说,中国人开办的服装厂帮他们打出了“卢旺达制造”的品牌。

与之相似的是中国私营制鞋厂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的工厂,这家工厂解决了当地6000多人的就业,每年向欧美国家出口超过500万双鞋……

华坚集团的鞋厂设立在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内,这一工业园由中企建设运营,已有80多家企业入驻,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由于东方工业园的样板效应,埃塞*府已开始在全国大力推进工业园建设。

产业园区是中非投资合作的新模式,更是中非产能合作的新平台。目前中非共建产业园总数已过百,其产业集群和经济辐射效应不断显现,中国正兑现着支持非洲工业化的承诺。

(小标题)金融合作:增强造血功能

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过去,刚果(布)银行业几乎被西方银行垄断,过高的金融服务门槛使得只有10%的人口拥有银行账户。自3年前第一家中刚合资银行中刚非洲银行成立以来,这一局面正悄然变化。

“中国人来到刚果(布)办银行遵循普惠金融理念,不仅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在费用上更加亲民,让很多普通百姓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银行卡。”中刚非洲银行营业部副主管马彦杰说。

刚果(布)总统萨苏说,金融领域是中非加强双边合作的重要载体,希望这家银行将服务扩展至整个非洲大陆。

除提供金融服务之外,中非金融合作着力扩宽领域、创新形式。截至去年底,中国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基金——中非发展基金,已对36个非洲国家投资91个项目,总投资额45亿美元,开发板块涵盖农业民生、基础设施、产能合作、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

中非发展基金通过资本金投入,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非洲,支持项目持续运作,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和税收,增强投资目的地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模式不增加东道国债务负担,有助于实现自我良性发展,受到非洲国家普遍欢迎。

在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丝路基金等主权基金的带动下,民间资本也开始大量涌入非洲,中国企业在非融资模式也由国家主权担保融资向商业融资转变。

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加快推进工业化对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多样的金融合作带来源头活水……随着中非合作走深走实,非洲大陆正更加依靠逐渐生发的内在活力,走出一条繁荣和希望之路。(参与记者:赵嫣、金正、王小鹏、乔本孝、王松宇、张玉亮、张保平、王守宝、吕天然、荆晶、吴长伟)(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稿携手发展互利共赢中非合作激活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