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构建知识体系,强化知识迁移,完胜二轮复习
TUhjnbcbe - 2021/2/22 10:18:00

一、重点抓主干知识


  二轮复习不是“面面俱到”的复习,是抓“重点”、抓“主干知识”的复习。

1.突出主干知识


  地理主干知识主要有经纬网及其应用(包括方位、时间计算、球面距离的估算、最短航线等)、等值线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气候及天气系统、水循环、地质构造、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聚落、交通等)空间布局区位分析、区域地理、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即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物质运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和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复习时,要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注意提炼主干知识,
  复习时,要建立起知识网络,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整理知识系统——对知识的层次、脉络、体系要清楚,整理列出知识系统表。


  (2)总结知识规律——对地理事象的运动规律、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等进行总结。


  (3)分析知识联系——地理知识有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多项联系。知识间的关系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包含关系等。


  (4)概括知识结构——概括各部分知识的组成要素、分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列出结构式或关系式。


  (5)比较知识异同——对于知识间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要设计比较项目,列出比较表。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中心内容比较、综合比较等。


  (6)归纳知识特征——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归纳,便于掌握地理事物的特性或区别于其他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构建知识体系


  二轮复习基本是按照专题对主干知识进行重组。复习时,应在脑海中构建主干知识框架,在章节内、章节与章节之间建立完整而清晰的知识体系。

1.构建章节知识体系


  掌握基础知识后,要善于从各章节的主干知识入手归纳并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梳理知识的能力要求,形成系统,从而整体把握教材,为以后的应用和拓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例如,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在高考试题中,以经纬网为载体,综合考查区域定位、比例尺及距离的计算;以光照图为载体,考查有关地方时、区时、国际标准时的计算;考查昼夜长短、日出与日落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等;结合热点考查宇宙的探测和宇宙资源的开发;结合重要的天文现象考查各类天体的特征和太阳系的有关知识等。在复习时,可构建如下的知识体系图。

2.构建综合性知识体系


  在一轮复习基础上进行的专题复习,从本质上讲是将“双基”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专题复习不应再追求知识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能力的逻辑要求,应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这一线索将已复习过的知识串起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专题复习,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可打破章节限制,通过组合,形成知识主线。现举例如下:


  (1)结合空间分布,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重组。例如,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因果联系: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自然植被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的不同类型→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分布。


  (2)结合时间变化,对具有季节性和发展变化的地理现象进行重组。例如,由地球运动的时间变化重组相关知识点: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大气运动→不同气候类型的季节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生产活动。

三、根据联系整合知识


  复习时,应从知识联系的角度,对地理学科内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和拓展,突出重点,突出主干,重组体系,在培养自身能力方面多下一些功夫,使自己对学科内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知识整合。

1.自然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从自己的家乡入手,描述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说出典型的天文、气象、地貌、水文、植被、生态、自然灾害等。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相关事象的形成原因。由此及彼,就可以实现“我乡”到“他乡”的跨越。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地了解环境,认识生活。

2.人文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地理密切相关,吃、穿、住、行、游、学无不与地理联系密切,工厂、农田、交通线、建筑无不富含地理信息,社会热点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经济发展、旅游、拉闸限电等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在复习中还可以师生共同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并通过知识的拓展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3.以问题为中心整合知识


  高考试题往往不以教材的知识背景或理论体系为切入点,而以中心问题的形式设计情境,进行编制。因此,复习时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知识整合,即围绕中心问题进行知识的有机整合。例如复习经纬线知识时可把各个大洲、各个地区和各个国家的经纬度进行整合,使其位置更加清晰,也使空间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复习地形、气候等知识时都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围绕“能源问题”这一中心问题,可进行下列知识的有机整合:①能源的概念和分类;②世界和中国主要常规能源的分布规律;③石油危机的产生原因、本质;④能源危机的解决对策——合作对话、科技进步、新能源的开发;⑤中国的能源状况及对策;⑥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如海洋油膜污染、大气污染、核危机等。

4.以应用为中心整合知识


  近几年高考试题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即应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恰恰是地理学科生命力之所在。二轮复习时要对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作适当的拓展,以拓宽思维空间。例如,日全食问题、极地科学考察、“地球一小时”活动等,可以进一步分析经纬度的分布、时区、地球运动、地形分布、城市分布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四、进行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是指将在先前的学习情境下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掌握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等的过程。地理知识迁移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类化,二是具体化。所谓类化,就是将具体问题与新知识进行分类,并找出相应的地理知识。例如,在解答“说明‘横断山区森林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植被分布的原因”时,就要分辨山区森林垂直分布这一知识的类别,它应属于垂直地带性的知识范畴,之后就要从垂直地带性这一类知识中,找寻与该问题相关的理论,经过思考确定与其相对应的理论为气温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知识迁移中具体化,则是将相应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

1.从教材中迁移


  高考试题教材化、考纲化的趋向明显,命题者往往将地理原理图表化,或将教材图表语言化。因此,考生要夯实基础,过好教材关,以便灵活地从教材中“迁移”知识。

2.从生活中迁移


  不接触生活,就不能将有用的知识“生活化”,积累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之一。

3.在逆向思维中迁移


  高考试题往往提供新的情境,要求考生通过对比、联想、延伸,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到新的问题上。这类题的解答经常用到逆向思维。例如,根据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分析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根据三角洲与城市的关系,分析*河三角洲没有形成大城市的原因;根据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气候干旱的成因等。

4.在比较中迁移


  只有弄清相关知识点的异同,才能增强知识的可利用性、完整性。因此复习中要重视和加强比较方法的应用,从而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利用比较法时,关键要确定比较项目,主要是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地理事象。例如,在农业地域类型的复习中,可以从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迁移到我国内蒙古草场畜牧业,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迁移到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迁移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从西欧、北美的乳畜业迁移到我国的郊区农业,在迁移知识的同时,慢慢做到学以致用。

5.在归类和概括中迁移


  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类和概括,并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迁移。对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也就越容易迁移。因为概括度越高的知识,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与具体事物的联系也就越广,迁移的相对性就越大。因此,提高归类、概括能力是提高迁移能力的突破口。


  例如,在分析长江中下游夏季多洪涝的成因时,可以从洪涝产生的根本原因考虑,将分析洪涝问题的思路概括为:水的来量较大,排量较小,蓄水能力有限,导致地表被淹没,而引起来水量、排水量、蓄水能力变化的因素无非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因此,长江中下游夏季多洪涝的成因可归纳如下。


  自然原因:①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广,且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河水来量大;③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人为原因:①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弱;②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使下游河床抬高,河道淤塞。


  根据这样的思路,可以分析恒河三角洲夏季多洪涝的成因,还可以分析与水相关的其他问题的成因,如干旱、沼泽等,这样可以灵活掌握知识,灵活迁移运用。

6.在规律中迁移


  在复习中,可以迁移已掌握的相关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解题。

[例1]下图是某地北京时间6月1日气温变化情况,此日该地以晴天为主,只出现1小时左右的多云天气。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多云天气出现在(
  )


  A.上午B.下午


  C.上半夜D.下半夜

(2)该地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迁移的规律:①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也是°E的地方时;②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当地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当地日出前后;③6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日均温较高;④低纬度地区日温差小,中纬度地区日温差大。(1)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气温最高,出现在北京时间18时,也是当地的14时,C处气温下降趋势有所减缓,说明为多云的时候,所以该地多云天气出现在下午。选B项。(2)该地日温差大,从迁移的规律中可知,该地应位于中纬度地区,而南半球6月份是冬季,日均温应该较低。选A项。


  [答案] (1)B (2)A

7.在具体区域中迁移


  在复习中,遇到具体区域类试题时,可以迁移相关区域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和解答。

[例2]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据图回答(1)~(2)题。

(1)覆膜种植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


  A.热量B.降水


  C.光照D.土壤

(2)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
  )


  A.使田间雨水富集B.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C.改善土壤湿度D.覆膜内气温上升


  [解析]地膜覆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内,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地膜覆盖有两种作用:保温和保湿。因为是在我国西北地区,且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所以与保温无关。第(1)题选B项,第(2)题选D项。


  [答案](1)B (2)D


  总之,地理的复习方法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关键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种复习方法的优化组合,获得最佳复习效果。

(来源:名师伴你行;欢迎转发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构建知识体系,强化知识迁移,完胜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