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文化与帝国宿命
——以美国战争历史为中心的考察一
刘长明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摘要:耸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帝国大厦,从头到脚都散发着血腥味。以自由女神名义进行自由杀戮,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强盗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这个一边高唱赞美词一边在反人类、反人权方面无所不用其极的“灯塔国”,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邪恶的恐怖组织。今天的美国,为实现其金融殖民帝国的梦想,维持霸权红利,满世界点燃战火,已成为全世界的战争公害。以上帝选民自居的美国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较量,绝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文明与野蛮的对决。对倾力打造“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美国,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战斗”!这朵用人类鲜血浇灌出来的“文明之花”,终将因无法再吸食到更多的鲜血而凋谢——这是美帝国逃脱不了的宿命!
关键词:战争定制;帝国崛起;自由女神;金融帝国主义;战争文化
作者简介:刘长明(-),男,山东昌乐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和谐文化研究。
耸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帝国大厦,从头到脚都散发着血腥味。在崛起的道路上,美国恰似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自年立国至今,这台战争机器从未熄火。根深蒂固的战争文化,使得武力已不再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项,而越来越成为第一选择。正因如此,美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位和平总统。以自由女神名义进行自由杀戮,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强盗逻辑,以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美国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这个似天堂更像地狱的国度,这个一边高唱赞美词一边在反人类、反人权方面无所不用其极的“灯塔国”,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邪恶的恐怖组织。今天的美国,为实现其金融殖民帝国的如意蓝图,维持霸权红利,满世界点燃战争火焰,已成为全世界的战争公害。以上帝选民自居的美国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较量,绝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文明与野蛮的对决。今天,面对为谋求全球霸权而热衷于建立“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美国,必须针锋相对,有效制衡!以全人类为放牧目标的“牧人”者,定期“剪羊毛”的日子即将终结!这朵用人类鲜血浇灌出来的“文明之花”,终将因无法再吸食到更多的鲜血,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是美帝国逃脱不了的宿命!
一、帝国大厦:耸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建制
曾几何时,美洲的主人——印第安人,创造了包括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灿烂的印第安文明。然而,这朵相对独立发展的美洲文明之花,自欧洲殖民者“发现”新大陆开始,备受摧残。当信仰基督教的清教徒踏上美洲大陆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时,乐善好施的印第安人雪中送炭,给他们奉送上生活必需品,还手把手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玉米、南瓜等种植技术。可是,这群来自侵略成性的大英“日不落帝国”的子民,来者不善,很快反客为主。受印第安人接济的殖民者得以幸存下来,但这些劫后余生者的“感恩节”感谢的却是上帝。只有这样,对曾经的恩人反戈一击时才能心安理得。从强盗逻辑出发,殖民者认为从印第安人手中所夺取的美洲土地,是上帝赐予基督徒的应许之地,是殖民者的“迦南”。经过如此自欺欺人的宗教忽悠,屠灭美洲原住民被包装成上帝的旨意,看似凶残的殖民者不过是照章办事。自以为肩负播撒基督文化火种、征服落后文明、救赎其他民族使命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有了喘息之机后,立即鸠占鹊巢,对美洲的真正主人及其文明展开了釜底抽薪式的灭绝运动。在英国国王及各殖民政府的鼓励下,印第安人成了可以被随意屠杀的“野兽”!
对殖民者来说,小规模且常常受到宗主国约束的杀戮远远不够,他们需要大开杀戒——这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真正原因。为了随心所欲地掠取印第安人的土地,为了不再继续同宗主国分享既得利益,北美13个殖民据点的殖民集团,起而反叛自己的宗主国。包括“开国三杰”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在内的非法西进的利益攸关者,都是最为狂热的闹独立者。年7月4日在宾夕法尼亚召开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上,13个殖民地代表一致通过《独立宣言》,决意脱离英国而独立。在独立战争中,有美国国父之称的大陆军总司令、首任美国总统华盛顿,命令对印第安人斩尽杀绝。他认为印第安人与狼形异而质同——两者虽然在“形状上不同”,但“都是掠食的野兽”。年,他在命令约翰·塞列文少将攻打易洛魁部落时指示: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穿用印第安人皮做成的长筒靴,是他最大的嗜好。可见,完全出于少数殖民者极端一己之私的独立战争,绝非义战,而是为了肆无忌惮、毫无约束地屠戮印第安人并占有他们的土地。美国建国之后,完全继承了先辈的血腥衣钵,将剿杀印第安人的传统发扬光大,立即启动了规模空前的大屠杀行动计划。摆脱了所有羁绊的美国,成功修正了英国的渐进式殖民方略,以所谓“西部大开发”的名义向北美中西部大肆开疆拓土,推行全民皆兵国策,疯狂杀戮土著居民。帝国的车轮滚滚西进,无情地碾压着当地土著。对西进路上的“绊脚石”,流行的口号是:要么根除,要么驱逐!
经过几代人上千次规模以上持续不断的屠戮,美国人如愿以偿地把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广袤的北美大陆据为己有,并几乎将原主人斩尽杀绝。史载:“次以上的军事冲突,许多都是殊死的战斗,联邦军队损失很小。所有这些战斗的目的,都在于无情地把印第安人从农场主、勘探者和铁路建设者所觊觎的土地上赶走。‘除了死掉的印第安人,没有一个印第安人是好的’,菲利普·谢里登将军这样地喊叫道。”[[美]查尔斯·比尔德,玛丽·比尔德:《美国文明的兴起》下卷,许亚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年,第页。]法国作家托克维尔在所著《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曾无情披露贝尔在面对印第安人诘问时的陈词:“尽管我们描述的这个广袤地区当时住有许多土著部族,但是仍然可以有理由说,在它被发现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凉。印第安人虽然占据在那里,但并没有拥有它。人要靠农业来占有土地,而北美的先民却以狩猎为生。……上帝在把他们安置在新大陆的富饶土地上时,似乎只给了他们暂时的使用受益权。他们住在那里,好像是在等待别人到来。……总之,整个这片大陆,当时好像是为一个伟大民族准备的空摇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年,第32-33页。]既然美洲大陆是上帝专为美国人及其先辈量身定制的“空摇篮”,那么,强占地盘并进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用血与火书写“好印第安人是死去的印第安人”[[英]麦克尔·曼:《民主的阴暗面》,严春松,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年,第-页。]的历史,便被粉饰为一个顺理成章的物归原主过程。据估算,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约有万印第安人在今天的美国、加拿大的土地上生活。到20世纪70年代,被强制分割居留在美国所有偏僻“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已经锐减到不足80万人,99%惨遭屠杀。这些欧洲叛逆者在美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帝国,是在原住民余温犹存的尸骨上堆砌的。他们,分明是一群来自地狱的为祸人间的恶魔!对此类“食人族”的暴行,马克思不无讽刺地怒斥:“英国议会曾宣布,用警犬捕杀和剥头盖皮是‘上帝和自然赋予它的手段’。”[[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纪念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二、帝国历史:一部血淋淋的战争编年史
从独立战争至今,美国第一国策是:战争或准备战争。据不完全统计,立国不到两个半世纪的美国,竟然打了场战争。在年的美国历史中,仅有21年没有战事。从立国之战、称霸之战到意识形态之战,再到星球大战、争霸太空,制造战争并制胜战争,几乎就是美国历史的全部。这个绑在战车上的年轻国度,演绎了一部血淋淋的战争编年史:~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年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年通过战争建立利比亚殖民地;~年入侵墨西哥(通过美墨战争夺取了墨西哥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年、年、年三次侵犯朝鲜;~年入侵并最终吞并夏威夷群岛;年的美西战争;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年策动巴拿马政变,并在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的巴拿马驻军;年入侵并占领古巴;年入侵并占领海地;~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年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启太平洋战争,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年的美苏冷战;年6月派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年8月派13航空队入侵台湾;~年的朝鲜战争;年7月第6舰队人入侵黎巴嫩;年4月入侵古巴;年2月美国陆战队以休假为名入侵并占领多米尼亚,多总统被刺身亡;年7月入侵刚果并杀害非洲著名黑人领袖卢蒙巴总统;~年的越南战争;年入侵老挝;年10月封锁古巴;年入侵多米尼亚;年入侵柬埔寨;年4月入侵也门;年10月入侵格林纳达;~年袭击伊朗;年3月入侵利比亚;1年袭击利比亚飞机;1年侵占巴拿马;年6月3日“利刃”刺向利比里亚;年的海湾战争;年的科索沃战争;~年干涉索马里;年空袭南联盟,借机炸毁中国大使馆;年10月7日开始的阿富汗战争;年的伊拉克战争(又称第二次海湾战争);年攻击叙利亚。
通过以上挂一漏万的美国战争编年简史,不难发现:自年以来,美国进行战争的年代占93%,和平年头只有21年;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位和平总统,迄今为止的所有总统都血债累累,至少参与或发动过一场战争;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整十年的休战时期;只有在~年的大萧条时期,才有过唯一一次整5年无战事阶段。
美国在崛起的道路上,满手血腥。纵观美国发动或参与的战争,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型:
1.立国之战
为了挣脱宗主国的羁绊,自由地占有北美大陆,“收回”更大的“天定”产业,13个殖民点的殖民者决意为独立而战。在独立战争中,美国军队一方面同宗主国开战,一方面猎杀印第安人。许多印第安部落首领清醒地意识到,谋求独立的殖民者将比宗主国更加残暴,如果成功独立,印第安人将面临灭顶之灾。因而,大多数印第安部落选择站在宗主国一边。这样,美国向南、向北、向西三个方向迅猛推进时,不仅痛击束缚自己在北美纵横驰骋的宗主国,而且对印策安人加大了清洗力度。那些被后世美国人奉为英雄的领袖们,历史地成为屠杀印第安人的先锋。为了夯实立国之基,华盛顿、杰斐逊给所属部队下达了多项灭绝印第安人的命令。与华盛顿将原住民看做与狼同类一样,杰斐逊将当地土著视为野蛮种族,誓言“高级文明必须战胜低级文明”。“虽然今天许多的美国人知道两位总统都蓄奴,然而他们对印第安人的凶残则极少有人知晓”[[英]麦克尔·曼:《民主的阴暗面》,严春松,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年,第页。]。
“杀光剥光,无论大小”,是独立战争中的民兵执行灭绝行动中的口号。在绝杀土著民族的过程中,一个新的更野蛮的“文明”由此诞生——这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完美注脚,也是后来希特勒和希姆莱在制定法西斯种族灭绝计划时的典型范本。
2.开疆之战
一部美国开疆史,同时也是长达一个世纪的侵略战争史。美国立国之后,20多任总统前赴后继地展开了对印第安人的血腥屠杀。年,在独立战争胜利在望时,杀红了眼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指示军队将领对印第安人实施灭绝政策。“城镇摧毁者”,是嗜杀的华盛顿在幸存印第安人眼中的印象。独立战争中凯旋的美国军队,成了推动西进的决定性力量。美国陆军第一团从成立之日起,首要任务就是征剿印第安人。年,第四任美国总统麦迪逊重申“头皮政策”,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的头皮,政府给予50美元到美元的奖励。南北战争后,实现了政治统一的美国,为西进运动提供了强大动力。美国统一后林肯颁布并推动施行的《宅地法》,为屠杀印第安人的新高潮推波助澜,无数印第安人村居一夜之间变成鬼域,许多成建制的印第安部落几周内便被从地球上抹掉。在平叛南方各州时因实行“三光政策”而成名的内战英雄威廉·谢尔曼将军,狂妄地咆哮道:今年我们如果多杀一点,那么明年要杀的人就少了一点——反正他们迟早要杀掉。被美国历史教科书美化成拓疆者、战士、民主主义者、人民代表的“屠夫总统”杰克逊,是一位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急于西进的杰克逊为了把“盗匪”“从地球上被扫除干净”,“敦促他的士兵杀死妇女和儿童。不这样做就相当于追赶‘一头在岗上的狼而不首先知道它的洞穴和狼崽在哪里’”[[英]麦克尔·曼:《民主的阴暗面》,严春松,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年,第-页。]。年美国第11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的竞选主题是:征服西部,以履行美国“天定使命”。年,经过千余次规模以上战争,基本完成了灭绝印第安人的既定作战任务,美国领土在滚滚硝烟中从大西洋西岸推进到太平洋沿岸,从偏居一隅的13州扩张成一个拥抱两洋的大国。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血淋淋的开疆扩土史,却被后世美国人赞誉为一个伟大民族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光荣与梦想的筚路蓝缕、艰难创业史。
在开疆过程中,美国一步步地蚕食周边地区。年,美国无端悍然挑起美墨战争,逼迫墨西哥政府割让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三州共计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便是后来的加利福尼亚州、犹他州、内华达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的大部分以及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的一部分。为修建铁路,年,美国以武力相威胁向墨西哥强行“购买”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便是后来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一部分。
年,美国人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中太平洋的珍珠——夏威夷群岛。洞察美国人阴谋的利留卡拉尼女王,坚决反对将珍珠港转让给美国当海军基地,面对美国的淫威,喊出了至今仍然回荡在夏威夷上空的口号:夏威夷是夏威夷人的夏威夷!经过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后,夏威夷成为美国星条旗上第50颗带血的星星。其实,合众国星条旗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有冤深似海的历史,都是屠杀、血腥与罪恶的写照!
3.称霸之战
战争,是美国称霸的秘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提供了一个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的绝佳机会。经由此战,美国树立起震撼世界的形象。二战以后,美国以“世界宪兵”身份,打着维和的旗号,驾驶着杀气腾腾的战争机器横冲直撞,进行海外干涉达几十次之多。可以说,二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战争都是美国直接发动或间接挑动的。在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最庞大的航母编队、最先进的激光制导武器的美国面前,整个世界就像一个打击目标。
在制造战争借口方面,美国历来擅长随心所欲。冷战结束后,为了独霸世界,按照自身意图重塑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确保对世界的生杀予夺之权,美国仍然不断制造假想敌,通过战争进行有利于自己的战略安排。
4.意识形态之战
美国深知,充满硝烟的军事行动不是巩固美国领导力的唯一内容。因此,在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战场上,美国也四面出击。美国的意识形态,简单说来,就是对内维护1%对99%的统治、对外确保美国优先的政治经济制度建构的价值认知。作为被资本家大财团牢牢控制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意识形态战争也必须服务于大资本家联合体。具体说来,美国进行意识形态战争的目的,在于不断实现资本大佬的利益最大化,确保资本家联合体不劳而获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永世长存。针对价值观不同的目标国的具体国情,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系列“组合拳”,将强国打软,将大国打散,将弱国打残,为洛克菲勒、摩根士丹利、罗斯柴尔德等资本大鳄进入目标国吸血铺平道路。
有些美国学者甚至把“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共产主义的思想”,“打击伊斯兰圣战者”,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恐战争[[美]比尔·格茨:《需要意识形态反恐战争》,《华盛顿时报》-11-14.]。美国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作家威廉·恩道尔的《目标中国》,从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药品与疫苗战争、经济战争、军事战争、环境战争、媒体战争等八个方面全面解读美国对华战略[[美]威廉·恩道尔:《目标中国》,戴健,顾秀林,朱宪超,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年,第5页。]。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阵地已经敲响警钟。例如,表面看起来仅仅是一部超级英雄大片,而实际上是在巧妙地宣扬美国价值观和美国文化霸权的美国电影《钢铁侠3》,赤裸裸地宣扬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把钢铁侠塑造成一个对抗共产主义的英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美化美国“世界警察”形象、矛头直指共产主义的好莱坞大片,年5月1日在中国上映时,竟然连创午夜场、首日、单日票房等五项内地观影纪录。这说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非常严峻!
5.星球大战
从背枪执斧在杀伐中西进的全能战士,到武装到牙齿的陆上“巨兽”,美国陆军霸气十足;从木船到铁甲舰,再到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装备最好的航母战斗群,美国海军横行无忌;从早期喷气飞机到五代战机、隐身机,美国空军傲视苍天。从战争中一路走来的美国,还在创造着新的战争形态。
从战争空间看,美国正在拓展战场场域,外太空即将成为美国的角斗场。年3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首次提出了震惊世界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绝不只是传说,而是真实的战争预案。随着苏联解体,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也相应宣告终止。有人据此想当然地推测:所谓“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为拖垮苏联而设计的骗局。其实,这是典型的倒因为果。日前,美国空军参谋长古德芬公开宣称,美军应将太空视为一个正常的作战领域。他还表示,正在考虑向特朗普总统提出放宽对部署和使用太空武器的限制的建议。作为地球上的“独孤求败”,醉心于战争的美国必然把不怀好意的目光投向外太空,如果哪一天在地球上杀红了眼的美国将“外星人”作为假想敌,血洗太空,善良的人们不会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