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气象报
70年来,伴随历史性跨越,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气象部门秉承“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探索、主动谋划,不断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勇担国际义务,树立气象大国形象,展现出更具实力的科技水平和更具成效的新作为。
积极探索开辟合作新道路
大气无国界。中国气象工作者很早就意识到了国际气象合作的重要性。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多位著名科学家当选为国际气象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前身)各组织机构的委员。到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气象部门的国际科技合作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当时苏联的技术经验。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WMO)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我国气象部门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恢复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的部门。进入WMO,为我国气象工作打开了一条通向国际的通道,借助它,我们与各国建立了广泛联系。
70年来,中国气象局深度参与国际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气象资料交换等重要工作,气象事业从最初的追随、受益,逐步走向付出、共享,为全球提供服务,其成就和贡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帮助推动WMO区域合作。目前中国承办世界气象中心、全球信息系统中心、区域气候中心、区域培训中心、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海洋气象服务区域专业气象中心、第三极(青藏高原)区域气候中心、次季节至季节归档中心、TIGGE归档中心等20多个WMO国际或区域气象中心。特别是年,中国气象局被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标志着我国气象业务的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年WMO高影响天气项目国际协调办公室是在中国设立的首个WMO项目办公室。中国承办的这些国际或区域职能为全球气象业务、科研、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等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还积极打造区域气象卫星合作的平台。由中国在年发起的“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机制在年被WMO正式确定为重要的区域气象卫星合作平台,弥补了亚太地区区域气象卫星合作平台的空白。年中国气象局又专门建立了两年一届的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大会机制,进一步加强风云气象卫星国际应用。
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防御极端灾害、推广风云气象卫星国际应用等工作,认为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对全球气象能力建设的贡献,彰显了中国的全球担当。
中国气象工作者在国际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地位变化,同样彰显着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增强。最初,我国气象工作者是“端坐会场却极少发言”又不够精通外语的“沉默使者”;现在,他们是WMO技术标准和规范制订的参与者,WMO改革和区域合作的推动者,全球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和全球人道主义协调气象保障等工作的先行者,是全球气象能力建设的贡献者。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国际气象舞台和全球各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年、年,邹竞蒙担任两届WMO主席,成为中国担任国际组织主席的第一人。WMO执行理事会成员、WMO助理秘书长、台风委员会主席、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这些要职目前都由中国气象工作者担任。叶笃正、秦大河、曾庆存先后获得全球气象界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十多位中国青年气象科学家获WMO颁发的国际大奖。目前,在国际机构担任兼职的中国气象专家已有百余名。
主动谋划携手世界求共赢
中国于年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共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等理念,这与WMO促进合作、加强气象交流的理念不谋而合。中国气象局积极响应、主动谋划,大力推进气象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年5月,中国气象局与WMO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签署《中国气象局与世界气象组织关于推进区域气象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意向书》,搭建了与WMO的高层次“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年7月率先与WMO共同设立了在联合国系统层面的首个“一带一路”气象合作信托基金,助力“一带一路”气象合作的开展。
科技是促进交流合作的一座坚实桥梁。年,《中亚气象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乌鲁木齐倡议》签署,我国与中亚国家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技合作机制。目前,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已经召开了五届,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彼此搭建了新的交流平台,气象观测、科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务实合作成果——我国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建成自动气象站,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起森林和冰川气象监测站,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为经济发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气象科技合作也得到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视,年10月,“气象”被上海合作组织成员政府首脑理事会第17次会议列为科研机构务实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推进与东盟国家气象部门的合作,已召开两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并通过《中国-东盟气象合作南宁倡议》,逐步构建了重点服务南海、覆盖印太地区的区域气象合作体系,成立了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为老挝、缅甸等国建设的气象视频演播系统成为当地民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
遵循着“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原则,我国与非洲国家的务实合作也得到深化。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我国已基本完成对科摩罗、津巴布韦、肯尼亚、纳米比亚、刚果(金)、喀麦隆和苏丹等7个非洲国家的气象项目援助,有力提升了受援国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为其开展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起到实质性支持和示范作用。“中国气象援非项目的实施改进了非洲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为保护非洲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贡献。”年WMO非洲区域协会届会主席报告这样描述“中国气象贡献”。
风云气象卫星的应用是气象服务全球的生动体现。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上承诺,愿利用风云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有7颗在轨运行,为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我国将风云二号H星定点于东经79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有力支持。目前,申请加入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的国际用户已达27个。当台风“山竹”“玉兔”“伊代”分别袭击菲律宾、越南、莫桑比克时,中国启动该应急机制,为受灾区域提供高频次气象卫星观测和针对性产品。莫桑比克气象局局长阿德里托表示,风云卫星产品为莫桑比克气象局制作天气预报提供了重要帮助。
中国气象局充分发挥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作用,为国际社会培养气象人才。每年组织15期左右的国际培训班,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约余位气象部门专家提供短期专题培训。内容涵盖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台风预报、气候预测和气候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雷达应用等。
聚焦重点共建共享合作成果
在通往气象现代化的道路上,我国气象部门将引进输出与共享共建作为对外科技合作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为弥补短板,我国气象部门先后引进欧美先进硬件设施、国外人才智力等,以促进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部门在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国际机构气象合作等方面,通过完善合作机制,加强人才交流与智力引进,与合作对象共同促进、互惠共赢、共享合作成果。
“在中国气象事业快速发展进程中,公众正享受着更加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服务,世界人民的安全福祉也受益于中国的发展。”美国国家天气局局长路易·乌切列尼曾如此评价。
目前,中国气象局与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展气象科技合作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全球20余个国家的气象部门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等国际机构签署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等,涉及数值预报、卫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
中美签署的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气象部门签署的第一份合作协议。双方已召开20次大气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会议,合作项目余个。自年以来,中美大气科技合作的部分项目先后被纳入第三轮至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战略成果清单。
中英气象部门年共同发起的“气候科学支持气候服务伙伴计划”被列入当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英时签订的《中英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附件。通过该项目,中英气象部门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人才,实现了从国际领先的气候科学向服务转化的总体目标。英国气象局首席业务官菲利普·埃文斯认为该项目是“最成功的双边合作之一,成果有助于提升英国气象科技水平,为英国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气象局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我们科学合作的完美例证之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主任弗洛伦斯·拉比耶说。中国气象局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于年正式建立双边合作关系,是该机构除欧洲会员外,签署正式合作协议的两个国家气象部门之一。双方在数值预报、次季节到季节预测、资料同化、卫星资料、气候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其合作成果获得WMO维萨拉奖。
中国气象局还对标国际前沿,利用国际优秀专家资源促进国内气象业务发展,已建立风云气象卫星、数值预报、气候等方面的国际咨询机构,瞄准未来国际气象发展趋势,为我国气象发展和科研打下基础。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国气象部门将不断提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贡献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大的气象动力。(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