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永不消逝的电磁波
有朋友看到这个题目是卡宾达的时候,就提到卡宾达树皮药酒。这个我在卡宾达地区的时候,确实没见当地人这么玩儿过。也没见过西方人泡酒的,估计是那边的中国人传回来的。之前也确实没听说过这种树皮这种酒,否则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就会用另外一个名字了。而且后来看到,卡宾达泡酒所用的树皮,是一种名字叫做卡宾达的树,但是那个树产自安哥拉中部的高山上。除了名字,跟卡宾达省完全没有任何关系。躺着中枪,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庄园食材丰富,但是做法简单。老蒋他们的到来,让费雷拉们,甚至是吉尔贝托都大为感慨。后来,甚至请老蒋他们出面,为阿尔比诺准备了一次正餐。估计阿尔比诺这辈子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好吃的东西,难得见到他用面包把盘子底下的汤都沾了吃了。
其实很理解阿尔比诺,他为家族守着这么大的一份产业,如果大手大脚,那整个的家业早就败坏光了。正是因为他的小心谨慎,严格自律,阿维什庄园才一直运行良好。而正是阿维什家族培养的一代又一代的阿尔比诺们,才让家族历经多年,仍然保持兴盛与辉煌。
每一个星期日,庄园的教堂都有活动,所有的人都会参加。平常的交流当中,可以明显感觉到那些劳工对于庄园的归属感。他们平时的劳动,不仅仅为了养家糊口,更是一种实现自我的生活方式,个人与庄园达到一种自然平衡。这种感觉很微妙,让我想起了大山里面我们的工厂。
前面说过,留守卡宾达的六大家族,有一个很富裕的。这个家族本来就跟欧洲的石油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安哥拉发现石油以后,他们迅速的垄断了炼油行业。炼油厂的兴起,也带动了一部分当地工业,但是大的中资企业还是比较难渗透进来。而环保问题则成为了悬在它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阿尔比诺并未染指石油工业,他仍然经营着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行当。当然,阿维什家族有自己的运输产业,据说在欧洲、非洲和南美都拥有物流集团,实力自不必说。
庄园的中西部有一座小山,据说下面有矿,但是到底是什么矿,似乎没有人讲得清楚。吉尔贝托曾经说,那里埋藏的财富比现在农场要大不知道多少倍,但是一旦开发,农场就会不复存在了。
我相信,这也是阿尔比诺所承担的责任,他不光要对自己家族的财富负责,更要对庄园全体劳工负责。阿维什家族能够在葡萄牙改朝换代以后继续世袭爵位,能够成为经营伯利兹年左右的家族,而长盛不衰,这绝对不是偶然的。这个家族的文化中,必定包含了一种为整个家族的全体成员所精心维护的血液,并且一直传承下来。当然,卡宾达还只是阿维什家族的一个缩影,它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有多大,恐怕没人说得清楚。
老蒋带着他的小分队开足马力,我这边也开始让司徒和大宋去准备吊舱的事情。首先请工厂那边寄两套线路板过来,准备核心部件。把前面准备好的清单交给司徒,让大宋带着他去卡宾达镇采买。这边我和吉尔贝托讲解着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把安装和操作都教给吉尔贝托。同时,我也告诉他,如果安哥拉*方的操作人员能够尽快到位,开展培训,那对后面会很有帮助。
于是,吉尔贝托就联系了安哥拉*方,不过两天,人就到位了。那个排长叫做若热,高大威猛型,看着就有安全感。平时空闲的时候,吉尔贝托喜欢跟我聊天,也许是他年幼时候走南闯北,因此他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央求我给他看一些中国的照片,也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现在。我还给他看了高铁的视频,就是那个硬币立在窗子上的,吉尔贝托很震惊。
有一次晚饭后,我们在露台上喝酒聊天,我就感慨,前两个徒弟都是外国人,只有司徒才是中国人。看着吉尔贝托一脸懵懂的样子,又给他讲了一些孔孟之道。于是,吉尔贝托干脆单膝跪倒,要拜师傅。我就笑了,说你这个姿势不是拜师,是求婚。
咱也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拜师当然可以,但是现在有条件了,就要按照正式的程序来进行。我先征询了司徒的意见,毕竟收了吉尔贝托,他就不再是小师弟,而是三师兄了。司徒一听,当然很高兴,而且他觉得,有了这样一个贵族师弟,以后“山家班”的前途绝对不可估量。
我也让吉尔贝托征询他父母的意见和阿尔比诺的意见,吉尔贝托的父母仍然生活在巴西,他有没有问他们我就不知道了,但是阿尔比诺倒是没说什么。他可能以为吉尔贝托拜师,跟找一个驾校教练差不多。
第二天一早,我让司徒去跟费雷拉张罗,在主楼的大厅,摆了一张长条餐桌,上面铺上白色桌布。当地没有香,但是有很多蜡烛,就点了六根白蜡烛。我坐在桌子前面,阿尔比诺和司徒在侧面相对而坐,大宋站在阿尔比诺旁边,费雷拉老蒋若热他们就和其它看热闹的围在外围。找了一张红纸,又让费雷拉找来水笔和墨水,写了“凯必达”三个字,然后折起来。仪式是大宋设计的,他也是拜师仪式的司仪。
我也是第一次见识这个场景,大宋喊一句中文,然后司徒连比划带说英文,吉尔贝托就做一个动作。他先向我鞠躬,然后用完全葡萄牙语味道的中文说一句“敬拜师傅”。其实也不是不想教多几句,实在时间太有限,外国人学中文,尤其是母语是葡语的,你懂的。然后我就把手里的红贴子双手交给他手里,再让他打开,告诉他,这个是他的中文名字,叫做凯必达,跟卡宾达发音近似,而且中文的意思很吉利。他收起来我给他写的名字,再给我鞠躬三次。然后转过来,再给司徒鞠了一个躬,叫了声师兄。其实葡萄牙人,发不出兄字,有那么个意思就是了。
本来以为必达算是简单一些,但是凯字比较难写。没想到,完全没有中文基础的吉尔贝托只用了两个小时左右,凯必达三个字就写得很顺了。于是,司徒大宋老蒋我们这些中国人,就改口叫他凯必达了。
仪式结束以后,阿尔比诺让费雷拉把我叫到了旁边一个会客间,也没客套,就直接了当的问我,拜师仪式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大概猜得出他的担心,于是就跟他说,在中国,师傅和徒弟情同父子。有一句老话,叫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中国,做师傅的会把做人和做事的各个方面,都传授给徒弟。我并非是一个讲排场的人,那个仪式越是庄重,对我们双方来说,就越是一个约束。我将所有我的徒弟都视为自己家人,自然也希望他们能够对我也像家人一样。
阿尔比诺听了,没说什么。后来费雷拉告诉我,阿尔比诺对我的看法跟之前他对中国人的看法有很大的变化,况且也是感觉吉尔贝托对我有些言听计从的意思,才想着试一下。而且阿尔比诺让费雷拉开始收集关于中国的书籍,并认真阅读了。只是可惜在国内,葡萄牙语算是小语种,国内的著作文献啥的,翻译成葡萄牙语的真不多。突然想起来大宋,就让大宋把这个事情记下来,看看大使馆那边有没有什么办法或者线索,满足一下阿尔比诺对东方文化的兴趣。
司徒跟大宋隔几天就要去一下卡宾达镇,零件购买的任务就交给他们了。由于卡宾达镇附近有炼油厂,自然也就有金属加工厂。但是吊舱的外形一看,就不是普通家伙。好在阿维什庄园的名字,再加上多付点儿钱,人家也就没再多问什么。
壳子有了,里面的设备就要一套一套组装了。有些线路元件,基本可以用民用的替代。但是有些元件,比如磁力侦测这些,就一定要买。这个,在当地找到合适的人就比较困难。
然后,就想起来老熟人,老韩。打个电话过去,虚情假意一番,没想到老韩劈头盖脸就说了我一顿,说来非洲都没绕道过去看看他,是没心没肺的典型表现。天地良心,从卡宾达到吉布提,要横跨整个非洲。哥,等到咱们退休了,天天泡一块儿都行;但是各司其职的时候,思念也只能对酒当歌了。
老韩这个名字的价值,就是你需要什么,就会有什么送到你手里,反正阿维什庄园也不缺钱。后来还是要了联络人的联系方式,这样以后如果有需求,凯必达可以自己搞定。
东西弄得七七八八,就跟三代舱总师视频,看看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的。凯必达也在旁边看,他听不懂,但是看着新鲜,毕竟视频通话在阿维什庄园还是不多见的新鲜玩意。
觉得如果凯必达不懂汉语,我这个师傅有点儿惭愧。但是普通话对于葡萄牙语使用者来说,还真是有些难度,有些发音他们确实搞不定。于是就教了一些东北话,这样比较亲切,也比较实用。比如:干哈,咋的,啥呀,别吵吵,滚犊子……。当然,这些东北话混杂上卡宾达口音,那就更有年画般的喜感了!
当然,我教的都是正经的,他三师兄就教他一些有难度也比较常用的,比如说,二……
弄得凯必达看见谁,都说谁是二,连他叔叔阿尔比诺都没放过。还要用手比划,说是这样别人才能理解得清楚。可怜英文标准的胜利手势V,让凯必达活生生玩儿成了二。
一大堆零件组装起来,还要考虑减震和抗干扰要求等等,确实是个细致活儿。有些元件用的是欧洲货,总师也比较感兴趣,相信情报方面总师肯定看过,但是实物也许就没有接触过。因此也帮他做了一点测试和数据采集工作。框架打好了,后面的活儿就要慢慢来。
老蒋他们的框架,也已经完成,于是我就带着若热几个人上去安装雷达。老蒋有了跟当地人沟通的经验,带着人去挖电缆沟,也算是比较顺利。而若热带来的几个大兵,因为每天晚上都有好菜好饭好酒招待,自然也卖了点儿力气。安装进度算是比较顺利。
这一天,大宋接了一个电话,是国内打过来的,有一个战友要过来,便装任务,让大宋招呼一下。正好过两天,大宋要陪司徒去卡宾达镇,于是就答应了。
两天以后,大宋跟人家约好了,从伯利兹去卡宾达的路上,有一个小镇,叫做卡孔戈,那里是一个三岔路口,他们就在那儿汇合。前面说了,除了卡宾达镇由于有炼油设施,因此可以看到中国人,卡宾达其它地方的中国人确实不多。另外,卡宾达地区也算民风彪悍,几个中国人出去,也确实感觉不太安全。到了卡孔戈,一见到*面孔,就知道是了。
于是两边介绍一下,从国内过来的是一个武警上尉,叫石头,老家是潮汕的。石头的家境殷实,也是走南闯北的。父母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撑起家业,所以送来当兵,这个跟凯必达的情况差不多。石头刚刚进入武警部队的时候有些找不到自我,结果被一顿修理。这小伙子骨子里面是潮汕人的血液,适应能力强。等到找到了自我,加上性格开朗,眼界开阔,又会来事儿,晋级就非常快了。
他们并未在卡宾达逗留,而是从岔道经过赤坎巴越过边境,进入刚果(布)的第二大城市黑角。黑角是法国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附近石油储量丰富,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在当地有大量的投资。年刚果共和国内战期间,黑角市长曾经请求安哥拉派兵占领黑角,直至内战结束。
黑角靠近安哥拉边境方向,有一个卡约湖,这里是一个度假圣地。大部分在黑角,甚至生活在刚果(布)各地的法国人,都会选择来这里度假,打高尔夫。法国人浪漫的性格,和法国人无尽的假期,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服务业。
卡约湖旁边有一个叫做富塔的小镇,就在高速公路旁边。小镇不大,有点儿历史沉积,很是宁静平和,少了很多西非小镇的浮躁气,石头他们的目的地就在这里。
也许是职业习惯,见面之后,大宋和司徒并未询问石头此行的目的,只是石头要求去哪里,他们二位就带着他去哪里。富塔不算大,开车两个来回,大概就摸清楚了。
石头按照名字找到一间酒吧,几个人停好了车,石头就独自走了进去。那个时候刚刚下午,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估计酒吧里面也没有什么人。刚果(布)是法国殖民地,讲的是法语,大宋和司徒一点儿都不懂。估计石头也不懂,所以刚刚进去不久,就见他垂头丧气的出来了。也不上车,就外边转了两圈,又进去了。这一次进去得久一些,大概十分钟左右,然后就看见几个穿跨栏背心的黑哥们儿把他架了出来。大宋和司徒赶紧下车,跑过去接着他,眼看着身上没有伤也没有血。石头嘴里嘀嘀咕咕,说就是这里呀,不会错的呀。手里还拿着一张纸,跟老蒋一样,上面标了几个法文,下面用汉字做了发音标注。
这下忍不住了,司徒就问石头,到底是要干嘛?石头也不回答,就独自掏出烟来点上,一边抽烟一边叨咕什么。烟抽完了,又要出去。大宋就吼了他一句,你去干什么?石头一路上跟我们有说有笑,非常风趣的一个人,现在倒是一脸严肃,眼睛一瞪非常坚毅的说:任务没有完成,我就是死在这儿,也不会回去的。
于是又进去那间酒吧,司徒和大宋没办法,就还是等在车子里面。富塔本来就炎热,又是大晌午的,太阳那个晒呀,车里不开空调很难待得住。两个人刚刚下车,准备到阴凉里面站一下,就见到几个人拳打脚踢的把石头扔了出来,推到酒吧旁边的拐角,又是一通乱踹。然后几个人拍拍手走了,只留下一个不太黑的看着热闹。
说实在的,天那么热,烤得地面都是烫的,石头根本趴不住,身上再痛,也挣扎着站了起来。
这时候剩下的那位嘴里叼着烟,正转身要往回走,石头突然喊了一句:陈某某,你听好了,老首长不在了,组织上让我把这个交给你!然后,手里多了不知道从哪儿弄出来的一枚硬币。
这位正要迈步走,听着就是一愣,然后皱着眉头回过头,仔细看了石头一眼。然后走到石头面前,接过了石头手里的硬币,仔细端详。他端详着硬币的时候,司徒和大宋也在端详他,还甭说,仔细看,也就是晒得黑点儿,五官还是中国人的五官。
石头看见有门儿,就继续颤抖着说:部队番号改了,不是几几几几几了,改成什么什么了。然后,掏出来一个小本子,递给这位。这位陈先生,像一尊雕像一样站在那里,看了一眼小本子,不动声色的拿起来,揣在裤兜里面。然后,一个标准的*礼。石头似乎吓坏了,赶忙整理一下自己,然后也是一个标准的*礼,“某某某部上尉石头,祝首长身体健康。”还没说完,那位陈先生转身就走了,石头也没说话,连忙上车。
路上无话,到了卡孔戈,两边分手,大宋和司徒回来阿维什庄园。
我在忙着安装雷达,然后就是升级和调试。司徒那边就负责整理那个吊舱。我交给司徒一个任务,那就是关于信号传输部分,要有我们自己的东西。
司徒组网的功利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也相当了得,在伊朗也曾经得到过实战检验。但是吊舱的无线数据传输,以及雷达这边的信号接入,就需要动点儿脑筋。好在名师出高徒,虽然不是司徒的本专业,但是司徒毕竟是联络处的,他的专业就是找到专业人才。加上网络的便利,这几个要点很快就攻关下来。
中国的技术人员,很少玩儿1+1=2的,通常都会兜个圈子,或者兜几个圈子。这样,就算被别人看到实物,也搞不清楚设计者到底想干什么。东西还不能增不能减,否则就会不正常。做为技术处长,我是最反感这种玩儿法的,但是在阿维什场站这一次,还就指望它了。
雷达的侦测半径大概公里,足以覆盖从黑角到布拉柴韦尔、金沙萨、卡宾达镇一直到罗安达附近。这边机场也很多,然后通过安哥拉*方弄来一份民用航空班次空情,按照规程调试。
凯必达坐在旁边,一边看一边记,若热也很虚心,这边进展很迅速。只是有一点,这个属于预警雷达,由于伯利兹的地理位置关系,这一部雷达上面扫描区域,有四分之一都是海洋。
突然想起来,就连夜发消息让广州办寄了一套海事预警雷达过来。那边其实也没现货,不过珠三角的加工能力是具有无穷潜力的,加上物流的优势,过了一周,正是我们调试联合系统的时候,DHL已经把这个箱子送到了卡宾达镇。
凯必达开车,司徒、大宋我们浩浩荡荡就去了卡宾达。有凯必达带着阿维什家族的名气,什么事情都好办。在原有的卡宾达海港的灯塔上面,把海事雷达天线固定,然后连接电源和信号,测试,搞定!
晚上,我们就坐在大海边,头上灯塔射出去的光柱,逆时针匀速旋转着。天空中挂着的星星,懒洋洋的一动不动,月光洒下来,与灯塔的光柱一起照亮了远方。断断续续飘来的汽笛声音,隔着薄薄海雾,黑漆漆什么都看不见。爬到灯塔上面,在雷达屏幕上,一切又变得那么清晰。南大西洋温暖潮湿的海风卷着海浪,拍打在西非的海岸线上,就如同一篇乐章,开启了无尽的美好!
前面说过,整个雷达站建设的土建部分,其实就是一个二层小楼,一个电缆沟。土建的工作很简单,但是安装就有一些复杂性。
安哥拉日照很厉害,所以必须要有那个雷达罩,而且底下还要通风。安哥拉空*的工程部队没有那么强悍,唉,早知如此不如派多一些留学生来我朝学习交流了。现在说这个也没有用,就在伯利兹找了个队伍,按照要求做了雷达罩的框架,然后老蒋带着人安装。
安装期间出现了一个意外,由于不是正规部队,有一位庄园的劳工不小心从架子上面掉下来了。还好,位置不算太高,肋骨断了两根。费雷拉赶紧联系车子,医院。这边我也跟老蒋交待,绝对不能蛮干,高空作业,必须要用安全带。没有安全带,就用麻绳绑着腰部,否则不能上去。
其实,庄园还真的没有安全带,甚至伯利兹也没有找到,后来还是司徒和凯必达去到卡宾达镇才找到。凯必达也是有理想有报复的青年,一下子买了几十个个,把人家店里的都买空了。倒是庄园地方大,不愁没地方放。
老蒋最喜欢的,还是带着他的队伍拉电缆。拉电缆的时候,需要大家步调一致,这在国内,一定是大家一起喊号子,就像拉纤一样,“一、二,一、二,一、二……”的。
在阿维什,人家也喊号子,是拉丁派的号子,用葡萄牙语,节奏鲜明,整齐划一。而且拉丁派的号子不会单调,唱的是一个曲子,还有些RAP的感觉。
拉来拉去,两天功夫,老蒋居然学会了,吃饭也唱喝酒也唱纳凉也唱,连着洗澡都唱。不知道他唱的准不准,反正一天不停嘴的一直在唱。如果碰到了那些黑哥们儿,他一唱,一群人都跟着一起唱,有时候晚饭的时候唱,饭都不吃了,用手拍着桌子勺子敲着碗,那阵势,也是一道风景。
两边同步,这边预警系统搭建好了,那边吊舱也准备好了,就准备测试。
若热从空*调了两架歼七去卡宾达机场,司徒和凯必达这边把吊舱运送过去,按照总师的要求进行对接。但是由于加工精度的问题,吊舱还是需要做一些小的修改。这样又耽误了两天,之后才进行测试。
测试的时候,阿尔比诺也过来场站。场站一楼的指挥中心,我们在墙上固定了九块液晶屏幕,其实这些就是在当地买的。当地液晶屏幕有很多牌子,国产的就是明基。没错,明基来自台湾,台湾是中国的,所以明基就是咱们的国产品牌。
九块显示器组成一个大屏幕,背景是卡宾达周边的雷达覆盖区域,这种技术本来是搞演唱会做背景墙的,但是我们厂的年轻人现在玩儿的是风生水起。前年厂庆的时候,背景的LED幕墙搞得跟08年奥运会开幕式差不多。阿维什场站这个背景墙对他们来说,小儿科!
目标的坐标直接显示在屏幕上,屏幕上还标出了目标的海拔高度以及速度数据。海事雷达能够探测海里左右,基本填补了雷达对海的那一块四分之一的空白。
然后,就轮到吊舱出场了。歼七沿着卡宾达省的边界线飞行,联合指挥系统一边侦测飞机,一边进行实时的视频和数据交换。
说实在的,吊舱第一次上去,主要是进行技术验证和数据传输方面的测试。这一次上去,凯必达、若热和阿尔比诺才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其实在刚果(金),人家早就有雷达系统对着卡宾达地区,而且还是两个,电子信源扫描一下子就看到了。磁力扫描更邪乎,本来是测潜艇的,后来敏感一点的可以测坦克,咱们这个用了医学探头,结果更加灵敏,连阿维什的车队也看到了。阿尔比诺瞪大了眼睛,其实那边的三代总师也有些惊讶。
晚饭,阿尔比诺要求跟凯必达、若热和我单独进行。席间他就说,这个测试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应该算是颠覆了他对古老中国的印象。
我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越战时期,美*被干掉的飞机,三分之二以上出自抗美援越的中国雷达兵之手。八十年代中越边境冲突后期,越南都不敢打炮,因为射击之后的一分钟之内,其坐标就会被定位。像阿维什场站这种技术,在中国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落伍了。比这更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我们早就普及了。包括那个三代舱,如果需要,请抓紧时间购买,过期不候。
阿尔比诺能够说出上面一席话,其实已属不易,让一位老牌贵族承认他错了,比登天还难呢。此消彼长的机会,也是不能错过的。
不过,阿尔比诺非常细致。他问我,那个三代舱技术转让给阿维什家族的承诺是否还有效?我郑重的答复他,是的,但是做为授权人,我要求这个技术只能转让给阿维什家族,不能转让给安哥拉*方和葡萄牙*方。
其实这方面我已经请示了姜处和三代总师,一方面,技术也不是白给的,里面核心部件还是我们厂和兄弟厂生产的;以后的维修、技改和升级工作,恐怕还是要由我们负责;另外,一旦它用了三代舱技术,以后的三代机的选择,我们肯定也是优先的,他不会再选更贵的三代机,然后再去买更贵的三代舱。这个星球上除了阿三,没人愿意自己的国度搞出来一个八国联*的;最后,他们进行测试的数据,其实我们也能够共享,为我们的战略战术目标和系统优化,也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其实,这个三代舱与联合作战指挥系统的数据链,是司徒和工厂团队搞定的,换了三代舱,或者换了指挥系统,数据链都没法正常工作的。这个,不用司徒和我明说,领导们必然心知肚明的。
阿尔比诺对我的回答很满意,他请律师起草技术转让的文件,这需要一段时间,就留下我们继续进行培训和系统调试。
若热那边上手很快,凯必达就更不用说了。司徒倒是闲着没什么事,就跑去骑马。阿维什庄园里面,养着一些赛马,有些是跑得快的,有些是会跳舞的。马的训练要从生下来就开始,但是前三年是长骨骼的时候,一般不会进行专业训练,只要吃好喝好,还要专门的人训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通常赛马都是纯种马,刚刚出生,半年之内就一定会被买家买下来。在三岁之前,都是放在庄园里面统一饲养,主人每年也会过来几次,跟赛马待上一段时间,增进双方的感情。司徒没机会骑赛马,他骑的是*马。阿维什的*马也很出名,曾经是葡萄牙*队的主要供给方,也有独特的调教手段。
没两天,司徒已经熟悉了,给他经常的座驾起了个名字,叫做小薇,估计是他初恋情人的名字吧。
我岁数大了,经不起折腾,也没跟着司徒凑热闹。有空了就请费雷拉开车带着我,在庄园四处转悠。
庄园里面有一万多头牛,我敢说,在国内,亲眼见过这么多头牛的同胞应该不多,但是在阿维什庄园的农场,放牛绝对是很震撼的一件事。一万多头牛并不是关在一起,而是分散在五六个山谷。放牛的时候,几千头牛一起出栏,在牧牛犬的引导下去往各个牧场。除了几个放牛的劳工,最辛苦的就算那几只牧牛犬了。牧牛犬个子不高,长长的身体,非常灵活。它们通过牛仔的哨声识别命令,然后驱赶牛群奔向指定的方向。
我只能远远的看着,由衷的敬佩这些牛仔。每天这么大的牛粪味,居然还坚持得住……
这段时间,老蒋也没闲着,就帮着庄园做一些房屋修葺和改造的活儿。他的两个厨师兄弟,已经成了阿维什庄园的招牌,短短时间,促成了三份婚礼。人家都说了,要趁着他们还在,办中国菜的婚宴。这是多么积德行善的好事呀!
老蒋他们几个非常勤奋,早起晚归,庄园里面上上下下,没有不对他们的勤奋作风竖大拇指的。后来有一天,老蒋找到我,想托我跟阿尔比诺谈一下,看看能否把他留下来。老蒋也不容易,一个人在外边,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本来想出来挣多一点儿钱,却没有想到差点流落异乡。在庄园的工资不高,但是比较安全,不会欠薪。最重要的,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换句时髦话,他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他说,想等攒点儿钱,把老婆也弄过来。这边想暴富是没有机会,但是温饱没有问题,而且生活安逸,让他感受生活的意义。
我答应了他,第二天就去问一下阿尔比诺。谁知道晚上的时候,老蒋就跟他那四个兄弟说了,结果四个人一致同意都要留下来,而且情绪还都很激动。于是我只能安抚一下他们,弄了点儿啤酒,大家坐下来讲一讲笑话,聊一聊这两天的趣事,让他们平复下来。然后,请人把凯必达叫了过来,跟凯必达商量了一下。
凯必达也认为,留下老蒋他们没问题,庄园其实也需要他们。不过我也提醒凯必达,对老蒋他们的管理跟对当地人的管理不一样,一方面老蒋内心还是有些浮躁,纪律性没那么强。多给他一些指导和约束,对他而言和对庄园而言,都有好处。其次,我们走了,老蒋他们在当地语言不通,这会成为一个大的障碍。我这边会联系广州办,马上寄翻译通过来。另外,安哥拉不许白种人雇佣黑人劳工,但是没有禁止雇佣*种人,我希望庄园能够跟老蒋他们几个人签订正式的工作协议,这样对双方都有保证。最后,大宋对老蒋他们的非常熟悉,一旦出现什么情况,可以联系罗安达中国大使馆,请大宋帮忙来协调。
凯必达这边谈好了,但是出于礼貌,第二天一早,我还是去找了阿尔比诺。他比较喜欢开门见山,我就也用直接的方式,把老蒋的想法都告诉了阿尔比诺。阿尔比诺没表态,但是他说他会让凯必达去处理。
走南闯北久了,也理解阿尔比诺的心态,其实他还是不信任中国人。*牛奶的事情,在西方看来是非常非常严重的道德事件。不说西方,就是在东方,“虎*不食子”也是流传久远。对这个事件的调查,其实并不彻底,不光没有消除国内的疑虑,甚至在国际上也影响深远。老蒋他们前前后后的表现,阿尔比诺绝对一清二楚,技术角度他想老蒋他们留下,但是道德方面又不太放心。这就是他心中矛盾的地方。
心里盘算着,这个事情基本就算确定下来了。中午的时候就把老蒋他们五个人叫在一起,加上大宋、司徒和凯必达,请老蒋他们做了几个菜,但是没有准备酒。
饭桌上,郑重的跟老蒋他们介绍了我跟凯必达和阿尔比诺沟通的情况,也坦诚的讲出了人家的担心和顾虑。我对老蒋说,这个庄园曾经有过中国劳工,他们的第一栋楼就是中国人盖的。后来为什么阿尔比诺如此不信任中国人,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大家做事的时候,要倍加小心。有礼有节,不用卑躬屈膝,却也还是要尊重人家的习俗和习惯,这样,才能再次赢得别人的尊重。
还告诉老蒋,我会寄几个葡萄牙语的翻译通过来,但是最好,他们还是能够学习一些基本的葡萄牙语的沟通。这个,就只能指望他们自己了。说到这儿,老蒋拿出来刚刚开始的时候,标记着拼音的那个单子,我看到单子上面已经有了差不多五十个词。其实,老蒋还是有心人。
老蒋他们都是淳朴的人,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当地茶叶也不多,就以水代酒,一人喝了一大碗。他们说,不知道怎么感谢我们几个。我就说,如果我和司徒有机会路过卡宾达,一定会过来阿维什庄园,到时候希望老蒋你们能够热情接待。大宋平时在罗安达,有事的话可以联系大宋,大家也能有个照应。大宋也叮嘱了老蒋一大堆注意事项,后来,老蒋让我归纳总结一下,每行就用几个字,骈文一般,把所有注意事项都写下来,这样方便他们记忆。
其实老蒋们都是质朴的农民,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会流落到卡宾达这个地方。更加想象不到的是没用两个月,就对阿维什庄园产生了浓浓的归属感。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阿尔比诺聘请的律师,用了两周时间,完成了技术转让的合同。我把文本发给姜处,请他找人看一下。国际通行的合同语言是法文,集团和工厂经常在国际上行走,这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效率不知道比第三世界的哥们儿强多少倍。三天之后,就拿到确认的版本,再跟阿尔比诺的律师谈一下,修改到双方都没有异议。然后就以个人的名义,我和阿尔比诺,在合同上面签了字。
阿尔比诺很高兴,也借着律师过来农场的机会,跟老蒋他们签了劳务合同。这样皆大欢喜的场面,也是很久没遇见了。
跟律师脚前脚后到达阿维什的,是由联络官马纳萨斯带过来的安哥拉空*参谋长巴里卡。
他们到达庄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虽然看起来有些疲惫,但是巴里卡见到阿尔比诺和凯必达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礼貌和客气,这里真的能够体会到阿维什家族浓浓的贵族气质,能够体会到排场的重要性。
阿尔比诺首先请巴里卡严格要求凯必达,因为这个场站将会首先由我的四徒弟来指挥运作。在他运作指挥期间,他必须入伍,成为空*指挥人员,直到下一位场站指挥官上任。
然后,阿尔比诺就让凯必达带着巴里卡去到场站。场站虽然在山顶,但是四周还有很多树木。当时工期紧条件有限,没有超过保护罩高度的树木就没有修剪,因此在山脚下,凭借肉眼还真看不出来山顶有什么。但是上到了山顶,就看得清楚,夕阳洒在雷达保护罩上,一片金灿灿的,映射出奢侈的庄严。巴里卡大概也是三四个月之前来过,这么快就在平地生出这么一个家伙,从他的观点来看,多少还是有些惊讶。
我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就想,如果他看过瓜达尔,看过苏丹港,看过泰巴图,甚至看过非洲自己的恩加拉,估计他也会学到一句中文来形容阿维什场站的建设,那就叫做小菜一碟了。
从外边看着惊讶,进去里面以后那个阵势巴里卡就更没有见过了。墙上九个十五吋液晶屏组成的中央显示阵列,拖着深绿色的地图背景,上面标着附近的空中目标以及他们的基本信息,左侧海岸的海事信息也闪耀在屏幕上。
巴里卡一个一个仔细的看,一边问着凯必达什么。大概一个小时以后,卡宾达机场的三代舱上去了,仍然是沿着卡宾达飞地的边界飞。凯必达操作着屏幕,中央显示屏右侧有三块竖排相同的十五吋屏幕,显示着吊舱的实时视频信息、电子信源信息和磁力扫描信息。
凯必达告诉巴里卡,刚果(金)那边的两部雷达,一直盯着卡宾达,其中一部应该也可以一直看到安哥拉西北海港城市索约。另外,卡宾达和安哥拉中间,刚果(金)的几部雷达,三代舱也发现了,并且标识下来。
卡宾达的夜空,从来没有如此的清澈透明。凯必达用一个我刚刚教给他的术语,指着那几部雷达,问了巴里卡一个问题。巴里卡被问得愣住了,那个问题是:要不要去干扰一下?
我相信,巴里卡的下巴,是吊着回去复命的。两天以后,他就带着一个车队,又回到了阿维什。
这一次,过来的明显都有高阶*衔,据说里面海陆空都有,还有情报总局和三*参谋总部的。场站还是采用一样的步骤,凯必达操纵系统,给大家做了演示,然后让卡宾达机场的吊舱上去,看了一圈。这些人边看边讨论,凯必达说,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这一次看到了什么,以及还能够再看到什么。
中午的时候,阿尔比诺准备了午餐。这个午餐,没有让老蒋的人出面,而是用阿维什庄园比较传统的正餐,也就是我们刚刚到庄园的时候,阿尔比诺请我们吃到的那一种。阿尔比诺本人比较喜欢尝试用筷子,他的进步也很大。但是很多一起干活儿的劳工,却还是喜欢用刀叉和勺子,甚至直接动手。不知道这个是不是阿尔比诺没给大家准备中餐的原因。
吃了饭,巴里卡让我们几个留下来,加上另外两位*方高层,去了阿尔比诺的客厅。
巴里卡开门见山的问,这个吊舱是什么样的背景?我就说,这个吊舱是按照中国第三代吊舱的设计进行简化的,我们也认为,这个吊舱对目前安哥拉的需求很适应。同时也告诉巴里卡,这个吊舱的加工技术,已经转让给了阿尔比诺。如果安哥拉*方需要,可以跟阿尔比诺谈。
在翻译给他讲的时候,巴里卡又四下看了一圈,似乎确认一下阿尔比诺确实没在场,就问我,我们自己的三代舱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这个东西大概要多少钱?我就笑了,三代舱并非我们工厂的产品,价格方面我真的不清楚。不过如果他需要,可以通过正式途径跟总参联系,大宋应该就是窗口。至于三代舱能做什么,我只能说,他能做到的超过您的想象。另外,对于二代预警雷达,我们给他升级了系统,具备了先进的联合作战指挥系统的雏形。鉴于对阿维什家族的尊重,以及与阿尔比诺先生和吉尔贝托先生的良好合作关系,这一次的升级是免费的。但是如果安哥拉的另外几套系统也希望升级,那就真的要重新商谈合同了。
我这儿一大段,巴里卡听得很清楚,心里想的也明白。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跟他们几个人一起讨论了一下,然后又问了一些更加细致的技术问题,最后就拉着大宋开始谈那些准备启动正式谈判的事情。
这一天应该算是大获全胜,以安哥拉的实力和水平,估计他们还是会按照我们建议,采用当前的空*设施,配套那个预览版的三代舱。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升级他们的空情和预警系统,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吊舱和雷达系统的作用。
没想到的是三个月之后,我们就收到了三份询价单,雷达系统升级、联合作战指挥系统和海事雷达系统。至于吊舱的询价单,就没再细打听,这个,总师更清楚……(第9章完,全文待续)
前情回顾:
《一个*工人的回忆(第2季第1章):卡宾达灯塔》
《一个*工人的回忆(第2季第2章):尚迪兹的夏天》
《一个*工人的回忆(第2季第3章):兵发苏丹港》
《一个*工人的回忆(第2季第4章):解放吉布提!》
《一个*工人的回忆(第2季第5章):中国还有一块海外领地?》
《一个*工人的回忆(第2季第6章):非洲人民解放*!》
《一个*工人的回忆(第2季第7章):山哥被绑了!》
《一个*工人的回忆(第2季第8章):阳光洒在阿维什庄园!》
*工圈—*工行业第一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