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73840
TUhjnbcbe - 2020/6/26 17:52:00
白癜风抗白医院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中国论文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72-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可以试着围绕这些方面进行:


一、精心设计习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学科特点之一是公式多,不少学生死记公式、死套公式,只想到公式自左向右用,而不会想到自右向左用,即不能灵活使用公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训练,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不同的体验,形成不同的解法,进而极大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实践证明,一题多解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透过不同的知识领域看同一问题,形成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思路最简捷,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事物可以与许多事物产生联系,从而形成放射状事物链。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法多用训练,能形成放射状问题链,极大地丰富人的知识面,极大地拓展思维空间,经过变换和转化,同一个解题方法很好地运用于不同情况下的问题,可以使思维触及面增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利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把问题的题设或结论略加变化,而不做本质的改变,使学生认识到问题仍可以使用同样或类似的方法解决,从而把握方法的本质,这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一个好办法。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变式教学的手段,揭示方法的本质与核心因素,能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很多数学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与错觉,不能明确概念的本质。教学中,应该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在对比中鉴别它们各自的特点与本质,教师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基本性质,合数与素数等典型概念进行对比。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外延之间有没有交叉,对比清楚了,学生才能对概念理解得深刻,从而达成思维的深刻。


三、理清思维脉络,重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注意思维过程中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点所在。


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知识,同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区别同异,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当然,不同知识、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管起点如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学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计划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加工的2/5。实际甲比计划多加工了34个,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学生在思考这道题时,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2/5和7/9这两个分率都是以乙加工的零件个数为标准量的,但是,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的2/5”,这说明甲、乙计划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几比几?“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又说明甲、乙实际加工零件个数是几比几?这样,就将以乙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转化为以总个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直至解答出这道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分数联想到比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思维发生转折的过程。抓住这个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利于思维的培养。


四、注重语言训练,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过程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如: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感性材料之后,首先让学生说了计算器上珠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了整万数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支柱,然后,又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0”在什么位上和它的读法。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与万以内数读法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整万数的读数法则,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