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逃亡25年的主要嫌疑人被捕,勾起卢旺达 [复制链接]

1#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卢旺达大屠杀”嫌疑人费里西安卡布加(FELICIENKABUGA)在法国巴黎近郊被捕。

现年84岁的卡布加原是卢旺达商人,涉嫌参与和推动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已被国际司法系统通缉了25年。

这一事件,又勾起了世人对“卢旺达大屠杀”的历史追思。

卢旺达共和国(RepublikayuRwanda)位于非洲中东部,与坦桑尼亚、布隆迪、刚果(金)交界、乌干达接壤,国土面积平方公里。

卢旺达的主要民族有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

年,侨居在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织“卢旺达爱国阵线”(RPF),与胡图族政府军爆发内战。

在周边国家的调停和压力下,双方于年8月签署和平协定,以结束内战。

然而,卢旺达政府高层中的极端势力对此结果深感不满,认为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在谈判中让步太多。

年4月6日,载着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的飞机,在卢旺达境内被击落,两位总统同时罹难。

该事件立即轰动全国,引发了胡图族人针对图西族人的猜忌和血腥报复。

剧照

7日,由胡图族士兵组成的总统卫队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3名部长。

在当地媒体和电台的煽动下,胡图族的士兵、民兵、平民,拿起枪支、弯刀和削尖的木棒,进行了大规模的、长达三个月的暴力攻击,致使约50万至万人惨遭屠戮。有25万至50万女性遭到强奸。

其中绝大部分受害者是图西族人,还包括一些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

剧照

7月,“卢旺达爱国阵线”军队反攻,进入首都基加利,击败了胡图族政府而取得了政权。

于是,包括一些屠杀参与者在内的约万胡图族人,因为害怕遭到图西族报复以及恐慌,逃到邻国布隆迪、坦桑尼亚、乌干达和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

在这期间,数千人由于染上霍乱和痢疾,而死于难民营。

卢旺达本来是个欠发达的农牧业国家,粮食长期不能自给,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这次内战和大屠杀,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雪上加霜,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大量人口丧生,相当于卢旺达总人口的1/9。这也使得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妇女成为寡妇,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约有9.5万名婴幼儿侥幸存活却成为孤儿。

另外,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不稳定因素。

随后,联合国安理会决定设立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起诉应对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在卢旺达境内的种族灭绝和其他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的责任者和应对这一期间邻国境内种族灭绝和这类犯罪违法行为负责的卢旺达公民。

此后,由于法庭程序和实际操作繁琐,加上案件本身的复杂性,使案件审理历时长达十年。

后来,法庭宣布判处涉及卢旺达大屠杀案件的6名嫌疑犯。

其中,卢旺达前部长尼拉马苏胡科(PaulineNyiramasuhuko)及其儿子,因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等罪名而被判终身监禁。

其他四人,分别被判处25年、30年、35年和终身监禁。

3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在发言中说,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是人类历史最黑暗的篇章。

一些文艺作品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这一惨剧事件。例如电影《卢旺达饭店》、《四月的某时》、《杀戮禁区》(又名《猎犬》)等。

人性有善和恶的双重性。

人类世界难免有阴暗、罪恶的事件,也不乏在罪恶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