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要分享的是雷·布拉德伯里的科幻小说《火星编年史》。
这本书的作者布拉德伯里是在美国科幻小说的“*金时代”成名的,也就是二十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顾名思义,那是一个科幻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人才辈出的时代。
美国*金时代的科幻小说,非常喜欢用各种科学技术细节去营造出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酷炫审美。加上那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极其迅速,人造卫星和火箭上天,科技似乎正在以一种空前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科幻小说这种门类对科学最为敏感,在那一时期也自然地呈现出一种对科技发展和人类未来非常乐观的态度。我们今天在银幕上看见的那些好莱坞科幻大片的一般套路,比如幻想某种新技术、战胜某种大灾难、抵御外星人入侵等等,基本上在*金时代的科幻小说里就已经相当完善了。
但布拉德伯里的小说与当时的一些更为典型的作品相比,却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他的故事情节里基本上没什么大事,通常都围绕一个个小人物展开,在细碎的日常经验中透出美妙的哲学意味。像人类的命运、文明的演进这类宏大的世界观,永远隐藏在故事的背后,从不明说。他甚至认为自己的作品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幻想小说——这里的“幻想”指的是对现实本身的超越性。加上他文笔优美,作品情感丰富,所以他被人们誉为“科幻诗人”。
虽然他是一位科幻作家,但他的大部分作品不是发表在专业科幻杂志上的,反而是发表在一些主流文学的,或者面向精英文化圈的杂志上面。就好比我们今天中国作家写科幻小说,不发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倒是整天登在《人民文学》或者《收获》这样的杂志上。因此布拉德伯里一辈子获得的诸多奖项中,除了科幻大奖,还有很多科幻圈之外的荣誉,像专门奖给短篇小说的欧·亨利奖、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艾美奖等等。
纵观整个科幻史,我们再难找到第二个和布拉德伯里类似的作家。无数人试图去模仿他的风格,但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然独树一帜,影响着全世界千千万万的读者。他去世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他献上了这样的悼词:“布拉德伯里的叙事才华重塑了我们的文化,拓展了我们的世界。”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火星编年史》是布拉德伯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整本书由26个关系松散的短篇故事构成。这些故事并不是按顺序一次写成的,而是作者在同一个背景设定下陆续创作并发表的一系列短篇,整个创作过程从年持续到年,前后用了五年时间。最终,作者把这些故事按照情节的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并结集成册,起了《火星编年史》这个名字,标题的原文是“TheMartianChronicles”。
在汉语中,我们常常会把Chronicles翻译成“历代志”,形式上类似于中国史书传统当中的编年史体例。而在希伯来文化传统中,Chronicles是一个非常郑重而且神圣的词,它所记述的事件往往和神明的意志、人类的命运相关联。标题里用了这个词,也就为全书奠定了一个庄严宏大的基调。但正如前面所说的,作者并没有在书里直接写这种宏大的世界观,一系列细碎的故事恰恰为神圣的史书增添了举重若轻的意味,越是不动声色,越能够显出文学作品含蓄的美感。
全书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殖民、回归和重生四个阶段。大致的情节是这样的:故事一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火星探险,终于在第四次成功占领了火星。这时候,地球正在面临核战争的威胁,大批地球人为了躲避战争、摆脱束缚或者谋求发展来到火星新大陆。火星上的原住民,原本与世无争,他们用心灵感应进行交流,也在火星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地球人的到来为火星人带来了灭顶之灾。等地球上真的爆发了核战争,整个地球几乎化为焦土。那些来到火星的地球人,却纷纷踏上归途,回到战火中的故乡。此时的火星早已被地球人折腾得面目全非,原本的火星文明已不复存在。又过了二十年,少数地球人重新回到火星,他们斩断了一切与地球之间的联系,作为新的火星人在这片土地上重启文明。
实事求是地说,在科幻小说里,战争、末日、外星探索这些设定并不算新奇。但布拉德伯里的独特之处在于,他非常善于在故事描写的细微处创造一种独特的诗意美感。下面我们就结合这部《火星编年史》的故事,谈谈他作品中的四个特征。
第一部分
首先,和许多科幻作家一样,布拉德伯里也擅长对日常生活进行陌生化表达。“陌生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一种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来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给它赋予新的意义。这是文学上常见的一种手法。
举个例子,我们都觉得甲虫是生活里司空见惯的,不值得写在文学作品里,但是著名作家卡夫卡写《变形记》,就让主人公变成了一只甲虫,从甲虫的角度看世界,日常熟悉的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卡夫卡就用这种手法来表达资本主义压迫下人的改变和扭曲。
布拉德伯里把“陌生化”这种手法用在科幻小说里,就营造了一种带有科技感的、更加文学的、诗意的氛围。举个例子,书中的第24个故事《漫长的岁月》,发生在核战争爆发后,火星上的人们已经几乎全部返回了地球。但哈撒韦先生一家人没有赶上火箭,被遗留在了火星上。他们一直盼望有人能来接他们重返家园,可核战争已经把所有人类的正常生活都毁掉了,不可能还有人顾得上他们。这一家人日复一日地等待,直到二十年后的一天,哈撒韦的几位老朋友,从冥王星返回地球的时候路过火星,表示愿意带他们一起回地球。哈撒韦先生由于过度激动,突发心脏病死去。
这时候故事交代说,哈撒韦先生的妻子、儿女此前早已死于不知名的疾病,长久以来一直陪伴着他的,只是几个按照他们的样子仿制的机器人。最终这些机器人被留在了火星上,此后的每一个日夜,这座屋子里总有一个女人和三个孩子。而那女人总会走出屋外,凝视着夜空中的地球。
在这个故事里,布拉德伯里细致地书写了哈撒韦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他们每天感受着凉风吹拂天空,燃起温暖的炉火围坐在一起交谈,给孩子们讲述地球上的往事。这些细碎简单的生活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当生活中的人变成了机器人,他们生活的环境从地球搬到了火星,机器人会像人类一样每晚遥望地球,思念一个并不存在的故乡——这时,简单的生活就呈现出了一种奇异的陌生感。火星与地球之间的遥远距离,等待回家的漫长时光,时间和空间的拉长,让人觉得生活很哀伤,这就是一种诗意的呈现。
纵观整个故事,大部分呈现的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家庭场景,但是如果把故事里的人都换成机器人,又把这个场景搬到了火星上,一个人在遥远星球上,失去了家人,独自思念故乡的孤独感便凸显出来。最后,故事中唯一一个人类也死去了,留下几个机器人,重复着仰望地球的动作,更加呈现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一种细腻而苍凉的美感。布拉德伯里就通过这种陌生化的手法,让我们从默认的生活里跳出来,让我们意识到很多常识、基本情感和经验,其实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故事的最后,作者刻意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日复一日仰望夜空的画面。这个时候地球文明已经在核战争当中毁灭了,而真正遥望着地球的人也已经死去,剩下来的机器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望向地球。这样一个悄无声息的画面,背后其实是另一个宏大得多的主题:人类文明的毁灭。但由于这个主题被隐藏在了细碎的生活背后,它带给我们的感觉不是那种残酷的震撼,而是一种与“乡愁”相关联的审美意涵。当我们意识到“思乡”的人和被“思念”的故乡都已经消失了,留下来的仅仅是“仰望故乡”的这样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本身毫无意义,展现出来的是意义和情感消失之后的无限哀伤。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看看布拉德伯里作品的第二个特征:对部分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思批判。
布拉德伯里写这本书的时候,当时美国刚刚打赢了二战,是一个正在飞速崛起的超级大国。美国人普遍抱有一种救世主式的心态:我是最强大的,最文明的,除了我们本土之外,其他都是野蛮落后的原始部落,我带着勇气和荣耀到处探索,圈地盘、收小弟,为全世界带去文明之光,哪怕偶尔遇到一些艰难险阻,哪也只不过是为了衬托一下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
而这样的一种心态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文学之中,成了许多美国小说的一种默认配置。因此在*金年代的科幻小说里,“探索”成了很常见的一个主题,具体的套路有很多,但它们的核心精神都是一样的,就是所谓的“enterprise”,进取心。但是布拉德伯里却跳出了这种惯性思维,不但颠覆了这种模式,而且还要嘲讽那个最核心的所谓“进取心”。
小说中的火星,原来是有火星人居住的,但是因为跟地球离得太远,没法沟通,所以地球人要送宇航员上去。故事里对火星的探索是从年开始的。在最初的两年当中,人类先后有三支探险队登上了火星,但他们全都失败了。而且他们的失败和牺牲一点都不悲壮,也没什么英雄气概,反而都像是一出出的闹剧。火星探险队要么就被火星人当成幻觉一枪打死,要么被当成疯子关到精神病院里去,要么自己发疯,互相残杀。
布拉德伯里为什么把他们写得那么尴尬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所有这些探险队员,内心里都把自己当成英雄,他们来到火星就应该有火星人的鲜花和掌声来迎接,最好再有火星总统亲自接见表彰一下。或者至少也得是重兵压境,严阵以待。但是实际上,这种“期待”只不过是地球人的一厢情愿罢了。一方面是他们根本没想过要认真了解一下火星文明,另一方面就是觉得自己特别重要,永远拿自己的一套来对待别人。没想到火星人该干嘛干嘛,根本没人在乎你。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在探险队去到火星之前,我们并没有见过另一种势均力敌的智慧生命,也不知道应该对另一种文明形态表示尊重。而这种心态,说好听点叫自信,说难听点叫自大,恰恰是*金年代科幻小说的一种常态。
布拉德伯里要从那种昂扬向上的“探索”和“进取心”的背后,挖掘出属于人类的顽固、傲慢和愚蠢。比如小说里的第8个故事,叫《而月色依然明亮》,讲的是经过三次失败的探险之后,第四探险队终于成功占领了火星。但是这“成功”却令人啼笑皆非,原因竟是上一次登陆的地球人带来了水痘,这种病*对火星人来说是致命的,导致了他们种族的大规模灭绝。
而第四探险队抵达火星以后,面对火星人的这种惨状,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在一起喝酒、狂欢,庆祝自己的“成功”。接着他们开始给火星上的山川、河流和城市取名字。我们知道命名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行为,你给一只宠物取名字,一般来说它就成为你生活里的一部分了,而你对自然界的东西取名字,就有一种宣布所有权的意味。火星上的这些东西显然原本是有名字的,火星人尸骨未寒,地球人就忙着接收遗产了,这种做法就显得非常难看。
在这支探险队当中,有一个叫斯彭德的船员,他是一个考古学家,也是在这群人当中唯一一个真正对火星人和火星文明抱有尊重的人类。面对同伴们的行为,考古学家觉得无法接受,他先是和同伴争吵,接着是打架,而这种世界观价值观层面的本质的冲突,最终升级成了你死我活的矛盾。考古学家觉得必须杀光其他队员,才能拖延地球人对火星开发的计划,因为这第四次探险要是再失败,估计地球人就不敢轻易再来了。这样也许那些躲进山里去的火星人还能喘息一下,火星文明可能就不会被彻底破坏。
但此时的考古学家陷入到了很严重的自我怀疑里。一方面他不认同队员们的想法和行为,另一方面他自己其实也做了人类的叛徒,好像也没有比别人好到哪里去。最终他被船长所杀,而他所做的努力也并没有成功延缓地球人殖民火星的进程。
在这里,考古学家的这个形象充满了对人类灵*的复杂性的诗意表达。当他成为人类叛徒的时候,一手拿着火星人的书,一手拿着手枪——这正好是西方神话里的正义女神的形象。但考古学家其实也不是为了给火星人复仇,因此并没有宣称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反而还有很多的犹豫。那么布拉德伯里在这一个人物形象里,既写了关于神的崇高隐喻,又写了这种崇高下面作为人的犹豫,甚至还描绘了建立在这种犹豫之上的坚持,最终像古希腊悲剧英雄一样地死去。这对美国人狂妄的“进取心”构成了一种深刻的反思和辛辣的批判。
第三部分
布拉德伯里的第三个特征,我们概括为:超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多元文化观。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移民国家,但如果我们了解那一时期的美国历史就不难发现,在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阴云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多元与民主平等。
例如书中第15个故事,名字叫做《翱翔天际》,讲的是种族问题。这个故事创作的时候二战刚刚结束,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还在大学里念书,在当时的美国,黑人受到的种族歧视绝对是自上而下、牢不可破的。而布拉德伯里在小说中把黑人和未来、宇宙、飞行这些概念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个在同一时代,不管是科幻作品,还是一般的文学作品里面,都具有相当的前瞻性。
这个故事讲到美国南部一个城镇里,被白人压迫的黑人众筹造了一艘火箭,想要飞往没有压迫、没有歧视的火星新世界。火箭发射的那一天,小城里所有的黑人都高高兴兴地赶往发射场。而白人虽然鄙视黑人,但毕竟还需要这些廉价劳动力。黑人要走,白人肯定不愿意。在这个时候,黑人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反应特别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一个黑人欠了钱,白人不让他走,那么其他黑人同伴们就凑钱帮他还上,这样保证每一个黑人都可以登上火箭。再比如他们往火箭发射场去的路上,都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但这些不能带上火箭,他们就把行李仔仔细细地放在路边,原文里说这些一堆一堆的杂物,就像“人去楼空的小小圣坛”,充满着虔诚的宗教意味。
虽说布拉德伯里在当时并没有能够想象出一个实现种族平等的可行路径,只是用了一种逃避主义的思路,但针对现实的批判姿态,以及对黑人争取自己权利的同理心,在小说里面还是很明确的。布拉德伯里也敏锐地察觉到,种族问题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就像故事中的黑人们,即使逃离了地球,也渐渐发现火星社会和地球没有区别,压迫和歧视仍然无处不在。但是,火星毕竟是一个新世界,新世界就有新希望,他们会以更加有力的姿态去争取独立和自由。
再比如书中的第11个故事,名叫《夜半的交会》。在小说的设定中,火星人是用心灵感应进行交流的,死后也会以类似灵*的形式继续存在。这一篇故事讲到一个地球人和一个四五千年前火星人的灵*,在一个夜晚彼此相遇了。他们能够看见对方的存在,但身体无法接触,而除了彼此之外,也看不见对方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他们都认为自己在与一个灵*对话,而自己才是有生命的。最终他们无法互相说服,只好决定,“让我们同意对方拥有不一样的见解吧!”
在这个故事里,布拉德伯里写的文明心态是非常值得玩味的。*金年代的科幻小说经常会去探讨两个智慧文明之间的关系,要么是一个满怀雄心壮志征服另一个,要么是用反殖民主义的思想去探讨平等。但《火星编年史》中的这两个个体,在经过一番讨论以后并没有得出实质性的结论,只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我们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这反映出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包括他的立场,既超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路,也跟主流文学当中单纯反思殖民主义、批评西方文明的姿态很不一样。
布拉德伯里所提倡的“文化多元主义”当中,不同人群、不同文明之间的隔膜,是一种可以彼此接受的正常状态。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好的方面就学习吸收,要是觉得不合适也可以好聚好散。但这一切最根本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你不能仅仅把别人当成是奇观或者历史,而是要先承认别人那种与我并不相同的生活方式是有意义的,至少在他们自己的逻辑里,是很日常的,这才是“文化多元主义”。他的态度并不仅仅是一种浮浅的*治正确,背后有着科学、理性以及人类普遍真理作为支撑。从两百年前科幻小说诞生开始,这种对真理的追求就成为最核心的一种审美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回过头来看不同的文明,我们会发现,布拉德伯里的“文化多元主义”不但是尊重,更是一种深刻的悲悯。
第四部分
接下来我们聊聊第四点,也就是作者经常会在与主流文学的互动之中,来延续和创造自己的审美效果。这就使得他的作品能够和那个很漫长的文学传统连接在一起,显得相当的丰富和深厚。
很多科幻作家都喜欢在科学杂志里寻找灵感,但布拉德伯里不一样,他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他曾经亲口表示,自己的许多小说灵感都来源于诗歌,并且他经常在小说当中引用自己喜欢的诗句,常常成为故事中的点睛之笔。
比如在写到地球人第一次进行火星探险的时候,一个火星女人伊拉,莫名其妙地和地球人发生了心灵感应,她开始经常梦到一个白皮肤、蓝眼睛的英俊男人,甚至对这个梦中人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感情。这使得伊拉的丈夫觉得十分无奈和困惑,而伊拉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解释这复杂的感觉。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唱起了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陌生的歌谣:
你用你的眼睛为我祝酒,
我用我的眼睛向你回酬。
或在杯边留下你的芳吻,
我便不会再将美酒寻求。
这段美丽的诗句是引用自英国诗人本·琼森的《给西莉亚的歌》,在英语世界里,这是一段广受人们喜爱的描写爱情的诗句。对于故事中的伊拉来说,她梦中所见的那个人来自另外一个星球,与自己甚至不是同一个种族的生物,因为火星人用心灵感应来进行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偏差,她的心中才产生了那种复杂幽微的情愫,而这并不是用“爱情”二字就能简单概括的。此时所有温柔而难解的心绪都借诗歌表达出来,显得既含蓄又动人,胜过了千言万语。
而《火星编年史》中对文学传统进行的最精心深加工,要数第17个故事,名叫《厄舍古屋的续篇》。这个有点奇怪的名字实际上是在致敬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一篇小说,名叫《厄舍古屋的倒塌》。厄舍是一个古老家族的姓氏,他们居住的城堡被称为厄舍古屋。
爱伦·坡的原作《厄舍古屋的倒塌》,讲的是在一座荒凉、破败的古堡里,生活着一对孪生兄妹,哥哥有些精神失常,而妹妹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在弥留之际被哥哥活埋。后来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妹妹裹着寿衣从棺材里爬出来,与哥哥同归于尽,残破的厄舍古屋也在风雨飘摇之中轰然倒塌。在这个故事里,无论人还是环境都是自我封闭的,这种封闭带来了衰败和腐朽,最终也就导致了一切的毁灭。
而布拉德伯里的《厄舍古屋的续篇》讲的是地球上有一个名为“道德风气重整会”的组织,他们的职责是销毁一切虚构幻想、惊奇恐怖之类的文学作品,掐灭人们的想象力。因为这些东西里头,荒诞和痛苦是最多的,所以应当被销毁。他们这个组织听说有人在火星上仿照爱伦·坡的小说修建了一座厄舍古屋,委员们迅速闻风而来,却被屋主用爱伦·坡小说中的方式一一杀死。
在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背景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原作当中的兄妹二人由于压抑和封闭导致了生命的枯竭,而续作中的“道德风气重整会”正象征着一种文化上的保守和封闭,如果人们抑制想象力、抑制文化的发展,那么人类的文明也将走向灭亡。
这样的写法很像鲁迅的《故事新编》,鲁迅借用了诸如“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对它们进行了大胆的改编,来针砭时弊,表达新思想。《故事新编》正是因为有了对神话文学传统的借鉴,使得整体风格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浪漫与丰富。同时它也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故事新编体”,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它本身也成了新的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而布拉德伯里也同样,他的《厄舍古屋的续篇》借用了爱伦·坡的名作,使得整个故事的氛围都加入了爱伦·坡式的疯狂想象。纵观全书,这个故事因此在艺术风格上堪称独树一帜。但布拉德伯里又不仅仅是在向偶像爱伦·坡致敬,他更是在与整个西方文学传统进行对话。在他的眼中,整个文学传统不仅仅是一些属于过去的经典,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不断生长的东西,而他笔下的科幻小说正是这个伟大传统有机的组成部分。也正是因为他的创作实践,科幻小说这个在当时被视作“地摊文学”的边缘文类,渐渐进入了主流文学的视野,并且极大地拓展了主流文学的场域,成为了新的美国文学传统一部分,流传后世。
感谢你能看完我的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识之士,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