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6日,X次中欧班列(汉堡—武汉)到达武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这是累计开行的第列中欧班列。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八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
签署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累计开行超4.6万列中欧班列、与25个共建国家学历学位互认、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7亿剂新冠疫苗……8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走出了一条“*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光明大道。
8年前,我国着眼于时代大势,从自身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紧密融合的大历史观出发,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迅速而热烈的反响。截至目前,我国已与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我建交国近80%。同时,还与日本、意大利等14国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
为何“一带一路”朋友圈得以持续扩大?可以从“一带一路”的出发点找答案——在于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共赢,如今,承载着这份初心而交出的成绩单已变得沉甸甸。
▲这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年1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运营的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新华社记者吴鲁摄)
▲这是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拍摄的贯通后的雅万高铁1号隧道。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公里,最高设计时速公里,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典范工程。
(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8年来,合作项目开花结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中老铁路即将通车;比雷埃夫斯港建成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中巴经济走廊等标志性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合作主骨架日益丰满充实。援助老挝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非洲疾控中心、亚非拉国家“光明行”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相继建成和实施,得到共建国家民众广泛赞誉。中欧班列已实现并稳定保持月行千列、年行万列,截至年10月底,已铺画运行线73条,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个城市,累计开行超4.6万列,运送货物超万标箱,货值超过0亿美元;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也实现大幅增长。
▲11月7日,来自冈比亚的参观者(中)在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中白工业园展台了解参展商品。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展区内,一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展商纷纷亮相,分享产品和服务,吸引众多客商驻足。
(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8年来,经贸合作持续深化,贸易投资规模质量稳步提升。截至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到9.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接近亿美元。已成功举办4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累计达成成交意向近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与19个共建国家签署的“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国际互认安排,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平发展。
8年来,资金融通不断拓展,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逐步健全。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提出并推动实施《“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发起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和丝路基金,与国际金融公司、非洲开发银行等合作设立非洲共同增长基金,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成为国际开发性金融的重要力量,有效拓展了与共建国家资金融通。
▲3月18日,约翰内斯堡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彭奕在南非比勒陀利亚为参加中文培训课的学员解答疑惑。
(新华社记者陈诚摄)
▲这是4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
(新华社记者汪平摄)
8年来,人文交流广泛活跃,民心相通日益深入。在共建国家设立了一批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与25个共建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形成了“丝路之旅”“孔子课堂”“鲁班工坊”等10余个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品牌;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和美术馆联盟,以及“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交流平台,有力增进了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促进了我国与共建国家民众间相互理解认同。
此外,还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指导新冠肺炎病房建设时,与当地一线医务人员合影(年5月26日摄)。
(新华社发)
健康丝路方面,我国已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7亿剂新冠疫苗,其中多数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起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明确了未来3年内提供3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经济复苏。
▲在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郊区的利德成集团厂区,工人们在房顶组装光伏模组(年1月3日摄)。从年开始,中资制衣类企业——利德成集团在其位于孟加拉国达卡的厂区内建设光伏电站,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新华社发)
绿色丝路方面,推进与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支持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构建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全面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
数字丝路方面,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与16个共建国家签署“数字丝路”建设合作文件。提出促进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倡议,支持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创新丝路方面,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联合共建国家建设一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积极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我国际科技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
可以说,“一带一路”根植于历史、面向未来,源于中国,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安宁)
责编/制作:张海莺审核:田新元*审:王子良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