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惠州,东莞,深圳自由潜水深度训练营 [复制链接]

1#

“深度潜水能够给予我不同的体验,冰冷、黑暗、空虚的压力,永远深陷在黑夜中的无止尽的梦想,召唤着我不断去挑战自己。“

--威廉·特鲁布里奇

自由潜水是一项运动,需要经常地训练才能提高技能!

在过去的AIDA自由潜水课程中,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参加后续的训练去提升技能,也为后续升级进行准备。

自由潜水深度精英训练营,主要训练FRC下潜、自由落体、Mouthfill下潜等高阶下潜技术。适合AIDA二星以上的同学参加。通过FRC下潜,以小的深度模拟大深度下潜,让身体感受并适应大深度的水压,最大模拟下潜深度80米,为竞技自由潜水做准备!

什么是FRC下潜?

FRC下潜(FunctionalResidualCapicity),又叫做功能余气量下潜,在你的AIDA3课程中,你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肺部度量术语以及它们在自由潜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让我们通过图片做一个快速复习:

潮气量TV

补吸气量IRV

补呼气量ERV

肺活量VC

残余气量RV

功能余气量FRC

肺总容量TLC

其中FRC功能余气量的定义是:被动的、放松的呼气之后,仍然留在肺部的空气量。当你吸饱一口气,然后完全放松你的躯干,打开你的呼吸道,空气会自然的从你肺部流出,当空气停止流动时,关闭呼吸道,此时肺部的剩余空气量即为——功能余气量。

功能余气量是多少呢?

FRC的数值大概是肺总容量(TotalLungCapacity)的50%左右。但在实际海训时,如果在海面测量FRC的数值,通常情况下会更低,原因有二:1.在海面上,由于水流和海浪的影响,你的躯干可能不会完全放松;2.实际上你在水面调息时,躯干已经有部分浸入水中,当然就会承受水中的部分压力了,进而导致肺部实际流出的空气量更多,剩余的更少。但是这种微小的变化不会对训练效果产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FRC下潜训练?

一、可以快速在较浅深度达到RV极限

大深度的训练中,我们想要练习的是到达RV极限之后,我们的耳压平衡技巧、肺部柔韧性等。

如果一个自由潜水员的TLC是6L,RV为1.5L,那么他到达RV的极限深度(也称为失效深度)大约是30米。

同样是这个潜水员,如果使用FRC下潜,水面肺部气体量为3L,那么在到达10米处时就已经触及RV极限,也就是说——使用FRC下潜,在10米深度即已达到30米深度的训练效果。

就日常训练而言,FRC下潜训练不仅高效并且安全。

二、较少的肺部空气意味着较少的浮力——可以更早开始freefall

肺部的空气较少了一半,你的浮力也大大的减少了,可能在几米过后就已经越过了中性浮力点,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练习freefall的时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FRC下潜中,虽然可以尽早开始freefall,但是由于肺部空气储备的减少,潜水时间也相应减少了许多,你可能不会享受很长时间的“自由下坠”就会由于胸腔牵拉或耳压问题而需要返回水面。请记住,FRC下潜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练习freefall。同时FRC下潜的目标也不是深度或时间,FRC下潜要根据你的身体感受来决定下潜深度和下潜时间——请循序渐进的推进练习。

三、FRC下潜是大深度下潜前的热身好选择

在进行大深度下潜之前进行热身,FRC下潜是一个绝佳的选择。FRC下潜在短时间、较浅深度达到RV极限,从而能够高效的启动MDR;同时在同一片海域使用FRC下潜进行热身和训练,可以选择较薄湿衣和配带更少的配重,因为FRC下潜可以减少在深水低温区域停留并且减少体力的额外消耗;FRC下潜采取攀绳下潜(后文将进行解释)方式,在进行最大深度的踢蹼下潜训练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热身时的下肢乳酸堆积。

就像我们一贯强调的那样,比起了解如何进行FRC下潜,熟悉如何安全的进行FRC下潜更为重要。

以下是进行FRC下潜的安全事项,请谨记——

采用攀绳下潜方式,并且使用lanyard

由于FRC下潜在很早就开始freefall,我们建议潜水员们无论下潜深度为何,一定使用lanyard。在肺中空气更少的情况下训练,我们的训练目标是尽快达到RV极限并且尽量节约氧气的消耗,那么攀绳下潜无疑是最佳选择。小幅度的攀绳,并且在开始freefall后尽量放松身体,减少氧耗。

另外在FRC下潜中,我们更加注意的是身体感受,一旦感受牵拉不适或者耳压平衡问题,能够有很好的身体控制马上停下来——攀绳下潜的另外一个优势。

较少的空气意味着较少的氧气——nohangduringFRC

没有进行全呼吸的FRC下潜,使得你身体的氧气储备与正常下潜相比是不足的,这是一个潜在的高BO风险。为最大程度的避免这种风险,我们禁止FRC下潜在底部停留,如果你想要做底部停留的热身,请做全呼吸下潜。

头部和身体的姿态——减少牵拉和缓慢下潜

由于你的肺部不是在饱满的情况下下潜,在浅水区域就可能达到RV极限,而此时的压力变化又非常的大,所以:

你的下潜速度要——缓慢;

你的攀绳动作要——轻柔;

你的头部下颌要——微收。

FRC下潜≠空肺下潜

我们知道功能余气量(FRC)并不是肺部空空如也,理论上仍有满肺容量的50%空气量在你的肺中。所以FRC下潜和空肺下潜(EmptylungdiveorRV-dive)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AIDA教学系统中,和FRC下潜相比较,训练目的相同,而空肺下潜的高风险和高难度,我们并不推崇空肺下潜的练习。

什么是Mouthfill耳压平衡技术?

一,Mouthfill的基本原理

当我们在下潜过程中,由于水压增加,我们肺与气管中的空气体积会被压缩。

在一定深度肺和气管会被压缩到一定程度,这时候已经无法继续从肺里提气做耳压平衡了。这通常发生在肺部被压缩至残气量(RV)大小的深度,对于大部分潜水员来说是30-40米左右。

此时,普通的从肺里提气来做法兰佐的方式就会失效,所以这个深度也被称为“失效深度”或者”RV深度”。

当我们采用Mouthfill技术时,在到达”失效深度“前,我们鼓起脸颊,在口腔内储存一大口气。当我们肺部被压缩到小于RV深度时,我们仍然可以使用这口气继续进行耳压平衡。再后面的下潜深度,只使用口腔中储存的这口气进行耳压平衡。

我们储存在嘴里的空气越多,我们就可以潜得更深,我们进行充气的深度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深度。

二,Mouthfill的优缺点

Mouthfill可以让你在大深度进行耳压平衡,但是它也有缺点。

优点:

-在肺部小于RV时进行耳压平衡

-非常高效省力

-平衡时没有使用肺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肺挤压伤

缺点: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

-一旦熟练掌握,耳压平衡就不会成为下潜的限制,下潜深度会提高很快,让身体没有足够时间适应而受伤

对于Mouthfill技术,其优点远远大于缺点。

不过我们一定要铭记,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深度才是最安全的。每次增加一点点深度,并反复练习让我们的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深度的增加非常重要。忽略这一点,有很大可能会导致压力迅速增加所造成的严重伤害,例如肺或者气管出现的挤压伤,LMC、BO等低氧情况,还有一些心理问题让你在一定深度产生瓶颈。

三,何时开始Mouthfill

在我们开始学习如何做Mouthfill之前,先让我们研究一下,应该在什么时候做Mouthfill。

在前面提到过,每个潜水员都有无法进行传统法兰佐的”失效深度”。通常在到达RV深度之前就会进行Mouthfill,一般比失效深度浅5-10米左右。

大部分潜水员会在30-40米到达失效深度,所以最常见开始Mouthfill的深度是20-25米左右。

如果在太浅的深度充气,比如在10到15米充气会比较轻松,但是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嘴里的空气会很快耗尽。

如果充气的深度太深,比如25-30米时给口腔充气会非常困难,这样口腔鼓起的程度有限,只是完成了很小的一口Mouthfill.

在深潜中,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要在太浅的地方充气到最后气都用完了,也不要在太深的地方以防止充气不足。

积累经验,你就会知道自己在什么深度充气最为合适。不用怀疑,稍微浅一些的地方进行Mouthfill效果通常要好过在太深的地方进行。在稍浅的地方的一大口Mouthfill,会比在太深的地方的一小口Mouthfill让你潜到更深。

另外有一些其他会影响你做Mouthfill的能力的因素有:压力、温度、对压力的感知、速度、不同的状态等等。所有这些其他因素都没有包括在Mouthfill系数的考虑范围内,所以Mouthfill系数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理论值。四,如何做Mouthfill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给口腔充一大口气,并用这口气做耳压平衡。其实,Mouthfill技术即使对一个经验丰富的自由潜水员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

我们会把Mouthfill技术细分成4个步骤,并带你一步一步完成。

1,充气

Mouthfill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充气。在我们开始潜水之前,应该先确定自己要进行充气的深度。为了练习,我们先从满肺15米充气开始。建议大家用攀绳(FIM)的方式进行,这样我们下潜的速度比较慢,并可以随时停下来。

到15米,拉住绳子停下来,先放松几秒钟。然后

-捏住鼻子,并保持一直捏住的状态

-仰头往底盘方向看,并打开气道

-腹部和胸腔用力给胸腔加压,把空气从肺里顶到口腔中

-尝试发出“污——“的声音,把空气从胸腔鼓到口中

-当脸颊充分鼓起后,把头收回到原位,收拢下巴,关闭会厌。鼻子始终保持捏紧的状态,不要松手。

提前捏住鼻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充气的时候没有捏住鼻子,或者之后才捏鼻子,会造成软腭关闭,这样几乎无法进行正常的耳压平衡。

当从肺里往嘴里鼓气时,我们之所以要发出”污——“的声音,是因为制造这样的声音需要声带附近的肌肉协同工作,可以很好的控制从胸腔往嘴里鼓气的气流,特别是我们用头下式下潜的时候,更是如此。

如果充气很顺利的完成,你会感觉耳压是在充气状态,并且脸颊鼓起充满了空气。

做这个充气动作,类似用阀式的方式动用胸腔附近有力的肌肉群增大胸腔中的压力来平衡中耳。

2,正压力阶段

在上面的例子中,当完成充气后,我们还停在15米。现在的状态是,你的脸颊因充满了空气而鼓起,会厌关闭着,软腭打开在中间位置,耳朵已经处于平衡状态。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缓慢下潜了。记住,要保持你的手一直捏住鼻子,另一只手通过攀绳的方式让自己下潜。

在Mouthfill的开始阶段,做耳压平衡应该很轻松。因为在口腔内有很大的正压力,在填充时做好的耳压平衡也可以维持几米,这取决于你充气的程度。

当你的耳朵感觉到开始有压力了,就是需要再次平衡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主要依靠收缩脸颊产生的压力来进行平衡。当口腔内包着一大口气的时候,是很难使用通常的法兰佐动作,就是用舌根当成活塞产生压力,因为无法用舌根贴住软腭产生空腔。

随着下潜,我们口中的气慢慢被压缩减少,我们开始上抬下巴以产生压力,简单的说类似抿嘴的动作也可以产生压力。

3,中性压力阶段

随着我们继续下潜,我们口腔中的空气会越来越少。这时候,依靠收缩脸颊或者抬升下巴已经无法产生压力来进行耳压平衡了。这个阶段,我们称为中性压力阶段。这时候我们的脸颊回到了正常状态,嘴唇禁闭,嘴巴收拢。

这时候,我们嘴里还有空气可以用来进行平衡。这个阶段,我们会用舌根产生压力来进行耳压平衡,就是使用传统的法兰佐动作。

要记住,我们要让空气一直保持在口腔的后方以帮助我们进行法兰佐,如果空气在口腔的前半部分是无法用来进行平衡的。

从上一个正压力阶段(收缩脸颊)切换到中性压力阶段(正常法兰佐)需要非常流畅。如果突然在两种方式间切换,是很容易造成漏气的,空气会从嘴里漏回到肺里。当我们口腔中的气越来越少时,我们就应该开始放低舌根的位置以准备做法兰佐。

4,最后阶段

一直到最后,我们都使用口腔里的空气进行法兰佐。因为此时深度已经很深了,所以压力的变化会比较慢,我们口腔里的空气变化率也很慢。

为了用口腔里残留的一点点空气来帮助我们完成耳压平衡,我们可以这么做:

-向后收拢下巴,压缩咽喉的位置

-抿嘴做类似微笑状,把口腔前面残留的一点空气挤到口腔后方

在这个位置,你应该还可以完成几次平衡。我们需要一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