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最喜欢这一年来自己的状态。
如果让我选择,可能我不会想要回到十几岁或者二十几岁,那时候的自己思想太窄,虽然三十几岁的我依然自觉幼稚,但是思路明显要比之前开阔很多。
最近开始思考,自省,当时在刚果金的一年,似乎被我浪费了很多好的机会。
简单来说,当时的思路是,我们只是做建筑的,我们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以支持我们去做其他领域。现在回想,一个个机会摆在眼前,只要肯弯下腰,可以捡到很多宝,可是我偏偏要迈过去,绕着走,和一个个机会完美错过。
如果换做现在的我,思路就完全转变了,不是看自己有什么,而是想自己需要什么,去找能够促成这件事需要的资源就好了,如果什么事情都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动,那不知何时才能启动,何时才能成功。
记得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面有一段话大致意思就是要掌握规律,按照这规律来做事,想不成功都难。
可是要想摸透这世事的规律,着实需要掌握太多的知识,有足够的阅历。
之前还没有那么的懊恼当初这一年失败的经历,我猜是因为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失败,还真是这疫情搞的人沉淀了下来开始思考了,慢慢想明白了当初眼光的短浅,目光的局限。
如果当初不是局限在本行业市场开发,另辟蹊径,非洲那么多好的资源,选好一个项目,也不至于灰溜溜的撤离刚果金。
现在很自责,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
不过也不算彻底的失败,毕竟公司本部就是在刚果布,根基也更牢固,回到布拉柴维尔之后,慢慢的我也开始被老翻译带着跑业务了,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熟悉,也算在刚果布站稳了脚跟。
自己一直很清醒的一点是,并非是我个人的能力有多么的强,重点是我所处的平台有多强,我的后盾越强大,谈业务的时候才更有底气。
还有一点优势是国籍和性别的优势,外国女性出门办事,本地人尤其是合作伙伴,对我们非常尊敬和友好。
也不需要请客吃饭喝酒应酬,说话办事简单直接,这样的处事方式非常适合我,但是也间接的决定了我无法适应别处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和拐弯抹角。
想到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小事故:本地的交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喜欢拦车要钱,而且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司机违规拦车,就单纯是为了要小费喝啤酒拦车。
经历了太多次,已经知道怎么对付他们了。我的性格是如果他直接和我说给点钱买啤酒饮料矿泉水喝喝,我会给。但这一次又是没有违规拦车,我们减速,准备停车,同事开车,我在副驾驶。没有下车,只是降下车窗,开始理论,他说我们在stop牌前没有停,我们非常肯定是停了的,他又说停的时间不够三秒钟,违规,要罚款。说来说去辩来辩去,终于惹怒了我,特别恨被冤枉。
我直接说中文指挥同事关车窗先,然后慢慢往前开,逮到机会,能跑就跑吧。警察自知理亏,也放行了。
也不知道这样的国家是好是坏了,在国内警察拦车打死我也不敢一言不合就跑啊,不过话说回来,国内也不会有无缘无故拦车只为要小费的交警。人人都是朝阳群众的年代。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太倔强,脾气上来不顾后果,确实要克制一下自己。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