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23美国电影恩德培 [复制链接]

1#

引子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喜欢看电影,特别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因为这种电影是曾经的历史,有很强的代入感并能引起观众的思考,而且能够改编成电影的真实事件足见其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自己习惯每次在观影后都会去找一些关于影片的相关资料,所以正好把影片背后的真实事件和历史罗列出来以馈读者,这个系列会不定期根据我曾经看过的影片进行更新。

您可以把这个系列的文章看做一个观影指南也可以当做对于曾经真实事件的一个探究,反正我写是出于爱好,您看完也能了解电影背后的历史。

影片介绍

年6月27日,四人劫持了一架法航航班。航班原计划从以色列飞往巴黎,劫机者中有两名为巴勒斯坦人和两名德国人,他们劫持了名人质(其中83人为以色列人),并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他们提出的主要要求是释放50多名被囚禁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及武装人员。这部电影重现了飞机降落在恩德培后发生的故事,四位劫机者在此受到了当时乌干达独裁者伊迪·阿明的支持。该片根据最新研究,对劫机经过给出了自己的版本,尤其是关于非犹太人人质的释放过程。同时,影片详细地描述了以色列政府是如何凭借其安全突击队武力终结了此次挟持事件。

影片背后的历史

一、事件起因

年6月27日,法航航班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起飞,中途在希腊的雅典停靠,目的地是法国巴黎。但是在从雅典起飞大约十分钟后,飞机被4名恐怖分子劫持,他们的恐怖行动得到了利比亚和乌干达独裁统治者阿明的支持。劫机成功后,他们命令机组飞往利比亚的班加西,飞机降落班加西后出现一段小插曲,一名女性乘客被允许离开飞机。飞机在班加西停留七个小时后,强行起飞。次日凌晨3点15分,飞机降落在乌干达的恩德培国际机场,与这里的另外6名恐怖分子汇合。

恩德培机场塔台

到达恩德培国际机场后,旅客被扣留在了机场的旧航站楼,期间乌干达时任总统阿明还曾亲自看望人质,并宣称会“保障所有人质的安全”。之后,劫机者释放了大多数的人质,只留下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但航班的机长米歇尔·巴科和其他机组成员通知劫机者说,他们将拒绝离开,因为保护所有乘客,包括依然滞留在恩德培的犹太乘客是他应尽的职责。

这些劫机者的首领是德国人威尔弗雷德·博泽要求以色列政府7月1日之前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的40名巴勒斯坦人和其他13名分别被肯尼亚、法国、瑞士和德国拘留的从事恐怖活动的嫌犯。劫机者还威胁说:“如果以色列当局不按照他们的要求释放40名巴勒斯坦囚犯的话,他们将杀死所有这些人质。”

二、以色列政府的反应

接到劫机者的要求后,6月29日下午,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拉宾紧急召集内阁核心会议,拉宾在会上询问总参谋长古尔军方对武力营救的看法,但古尔没有任何预案,只能泛泛地回答武力营救在原则上说是可行的,内阁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决议。

7月1日早晨,拉宾再次召集内阁核心会议,由于没有其他办法,内阁只得同意和恐怖分子谈判。下午5时,恐怖分子将期限延迟到7月4日,拉宾再次召集会议,古尔慎重地向内阁报告军方尚未形成具体的作战方案,拉宾责令在外交上紧锣密鼓地和各方谈判,会议确定军事和外交双管齐下的方针。当晚确定了营救行动不能迟于7月3日晚间出发,军事准备只有48小时的时间。

三、军事行动

以色列政府决定采取武力手段来营救剩余的人质,并从以色列国防军中挑选精英分子组成一支由名成员组成的突击队并紧急训练,突击队成员除以色列国防军特种兵外,还有以色列总参谋部直属侦察营(野小子特种部队)。

经过数日计划后4架以色列空军的C-运输机从以色列秘密起飞,以超低空(距离地面15米)飞行避开乌干达军方雷达。大约过了8小时,四架飞机乘着夜色秘密降落在了恩德培国际机场,而在事先他们也并未通知那里的地面控制塔台。在这四架大力神之后,还有一架运送着医疗设备的空军喷射机跟随,这架飞机将降落在肯尼亚的乔莫·肯尼亚塔国际机场。他们在降落前就打开了飞机的货舱门,货舱内有一辆黑色的梅赛德斯和护卫的几辆吉普,随后以色列人便驾着这些车辆驶出运输机,径直驶往旧航站楼。为了避免乌干达人的怀疑,以色列人故意挑选了这辆梅赛德斯和其他吉普,这样看上去就很像是伊迪·阿明或是其他乌干达高官的车队,以色列方面甚至还特意挑选了一名特种兵装扮成阿明总统。与此同时,另外两支突击小组也开始了行动。

当以色列部队冲入航站楼后,特种兵立刻用希伯来语喊话:“趴下,趴下!”。以色列人质听到母语,本能的全部卧倒,武装分子们霎时间犹如退潮后的暗礁一样被孤立了出来,以色列部队第一时间开火,所有在场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士兵被击毙。但在过程中,有3名人质在交火中丧生,其中一名被军方误杀。

解救人质的同时,其他以色列特种兵炸毁了停放在机坪上的11架米格战斗机(这些战机为乌干达空军主力),以确保撤退过程中不会受到追击,并能确保人质能安全的搭乘在肯尼亚的航班回国,同时也是对乌干达死敌肯尼亚帮助的回报。突袭过程中与乌干达守备部队交火,在交战中乌干达部队死伤45人,但打死了为掩护队友的以色列部队地面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上校,而他也是这次行动中以色列军队唯一一名阵亡者。值得一提的是,约纳坦·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著名政治家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后来任以色列总理。

但总的来说整个行动还是像事先演练得那样流畅,10分钟攻占候机大楼,20分钟解救人质,10分钟检查,12分钟返回飞机。从第1架以色列飞机落地到返航的最后1架以色列飞机起飞,只有短短的53分钟!

四、事件后续

事后,乌干达总统阿明听说此事雷霆大怒,乌干达政府的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召开会议,并试图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的袭击侵犯了乌干达的主权。不过最终联合国安理会拒绝通过与该事件有关的任何决议。而且阿明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天在电话中大骂以色列政府,但最后又说:“但是身为一个职业军人,不得不说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小伙子们干的TM漂亮!”

此次救援行动共造成4人死亡,包括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以及3名人质,其中有一名人质被军方误杀。以色列经过调查和询问其他人质后披露了这名人质的死因,特种部队在向乌干达士兵和劫机者开火扫射的同时还抛出了手雷,其中一枚落到了这名人质跟前。他本来已经趴了下来,但当他意识到手雷就在他跟前时吓得灵魂出窍,惊叫着跳了起来。特种部队的子弹一下子贯穿了他的胸腔,此人当即毙命。调查结束之后,抛手雷的士兵和打出致命子弹的士兵均被以色列军事法庭判处间接谋杀罪,削去军籍不得再次参军(这也就是给受难者家属一个交代)。

第二部分细节/释疑

劫机者——分成两拨,第一波是跟以色列有长期领土冲突的巴解组织(全称是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简称PFLP)的两名恐怖分子这个暂且不表,因为世人都知道巴以冲突,做为世仇,劫机这事在上世纪7、80年代一度非常繁荣,而且巴解组织中分属八个派别,山头林立各自为政,以当时的国际环境激进分子那是能掀起多大浪就会掀起多大浪。咱们倒是可以聊聊第二波恐怖分子——两名德国人,为啥德国人会去劫持以色列人的飞机呢?这就得从他们所属的组织说起了,这两个德国人是隶属于上世纪60年代德国曾出现的一个著名的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旅(简称RAF)。当时的西德,所谓“婴儿潮”的一代人成长起来。这一代人因为特殊历史背景,有着很强的左翼思想。在他们看来,西德政府是很邪恶的:政治界和经济界都被过去的纳粹分子控制;西德政府和资本家向非洲的军阀土匪出口杀人武器以牟取暴利;西德在北约集团中充当美国打手,威胁苏联。东德情报机关对西德的这些左翼青年也很感兴趣,派人过去鼓动。红军旅就这样应运而生。

红色旅的宣传画

至于两拨人为什么联手行动,影片中交代的也比较清楚,“红军旅”的成员在巴勒斯坦接受当地恐怖组织的军事训练,学习如何使用枪和炸弹。两个恐怖组织各取所需,做为阿拉伯人行动肯定不如西方人方便,而且红军旅则需要巴解组织的军事训练和武器支持,作为恐怖组织不做恐怖事件就打不响自己的名号(这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所以才联手导演了这次历史上可以说最著名的劫机事件。摩萨德——影子功臣影片中对于以色列特种部队“野小子特种部队的营救行动,还有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和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佩雷斯决策过程刻画颇多,其实在这次营救行动的背后,如果没有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的全程协助,行动是否能够被批准和成功都会大打折扣。摩萨德在背后所做的工作随便说几个关键环节,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他的重要性。一、法航航班在希腊升空后10分钟失去联系,摩萨德第一时间判断是劫机事件;摩萨德都是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航班在利比亚班加西机场加油、最后目的地是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这些都是其强大的情报网第一时间将最新情况报告给决策者,为决策者的判断和做出下一步动作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摩萨德的标志

二、摩萨德找来了曾经承包建设恩德培机场大楼的索耐尔博内公司的工程师(因为这个航站楼之前是以色列的建筑公司承建的),根据原有的设计图,参考美国卫星拍摄的照片,制作了恩德培机场候机楼的实物模型。其精确程度达到了“连一级台阶都不少”的地步。

恩德培机场

三、摩萨德的特工化装成商人,分乘两架以色列航班抵达乌干达的邻国肯尼亚。夜间,秘密地潜入乌干达。他们伪装成商人和游客,用隐藏在拖把中的相机把所有的建筑照了个遍。据侦查,恐怖分子共有10人。扣押人质的地点是恩德培机场旧候机大楼的顶层,第二层是乌干达士兵,10名恐怖分子分散在顶层、二层及底层。四、一名刚刚飞抵内罗毕的摩萨德特工,在马路上同一位老朋友不期而遇。那人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曾和他一起接受训练。“你在这儿干什么?”美国人问道。他知道,这位以色列人并不是派驻内罗毕的谍报人员,通常只受命执行特遣任务。以色列人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冷冷地望着这位同行,意识到美国人已经揣摩到摩萨德可能有什么行动。于是,以色列特工当机立断,决定采取“防范行动”。在一同进餐时,他悄悄地在美国人的酒杯里下了烈性催眠剂,使他在48小时内丧失了“战斗力”。事后,美国方面对这种“卑鄙的伎俩”愤怒地提出抗议,指责摩萨德对友好的兄弟组织施展手腕。不过,对以色列人来说,美国人的这种愤怒情绪,比起这次特遣行动的方式和步骤万一被美方提前泄露出去而造成的后果,要好受得多。无论美国总统,还是中央情报局局长,都没有事先得到有关这次“霹雳行动”的情报。

五、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到乌干达的恩德培有多英里之遥,飞机必须途经肯尼亚,而且需要在肯尼亚加油。时任摩萨德的领导霍菲马上意识到,需要与一个人取得联系,他就是布鲁斯·麦肯齐。麦肯齐原是一位英国商人和农场主,已在肯尼亚定居。他是肯尼亚总统乔莫·肯雅塔的好友,也是肯雅塔内阁中唯一的一位白人。麦肯齐帮助肯尼亚创立了国防和安全机构,同时一直向英国的情报机构报告非洲的形势。他与摩萨德的关系也很不错。长期以来,摩萨德一直通过内罗毕情报站与肯尼亚的安全机构保持着极好的关系,令霍菲对此处特别感兴趣的原因是:内罗毕是非洲大陆最重要的几个首都之一,设在这里的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机构中充斥着来自各个国家的外交官和间谍。肯尼亚与中非的扎伊尔、西非的尼日利亚构成了摩萨德在非洲从事情报活动的战略中心。

乌干达肯尼亚地图

霍菲精心建立的秘密关系终于得到了报偿,麦肯齐促使肯雅塔总统批准了以色列把肯尼亚作为行动中转站的要求。这位年事已高的肯尼亚总统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以色列特遣部队抵达恩德培后,请务必顺便摧毁乌干达的空军。停在恩德培机场的苏制米格飞机,早就使肯尼亚人感到十分头痛。内罗毕传来的信息,解决了“霹雳行动”策划者所担心的一个核心问题:以色列营救人质的“大力神”式运输机在飞往恩德培的途中必须加一次油,这样就可以在内罗毕加油了。以上摩萨德的行动足以证明了如果没有背后摩萨德大量的准备工作,“霹雳行动”成功的概率几乎为0。为什么是乌干达恐怖分子为什么选择将客机劫持到乌干达,原因如下: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原本是英国军队的一名中士,当过拳击手,性格暴躁蛮横,往往杀人不眨眼。伊迪·阿明曾是以色列的朋友,年1月阿明发动军事政变时,以色列军事顾问曾对他鼎力相助。但是,自从以色列拒绝向乌干达提供用以进攻邻国坦桑尼亚的武器之后,阿明立刻翻脸,成了憎恨犹太人、钦佩卡扎菲的人物,因为利比亚提供了武器。

乌干达独裁者阿明

年赎罪日战争结束后,许多非洲统治者,包括阿明都断绝了同以色列的友好往来,不仅如此,伊迪·阿明还把前以色列大使馆转赠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作为据点。巴解组织也获准进入乌干达安营扎寨,在首都设立了堂而皇之的正式办公室,不言而喻,阿明总统定会对巴勒斯坦人的劫机行动持合作态度。拾遗——1、整个事件中还有一位平民不幸丧生。当以色列人袭击恩德培机场时,75岁的美国人质多拉·布洛克由于之前进食时噎着,医院裡接受治疗。当以色列袭击成功后,阿明出于报复,便命令两名军官杀害多拉·布洛克。

2、行动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质所在的航站楼是由一家以色列建筑商承包建造的。在年代到年代期间,以色列的企业与非洲各国客户的商业往来相当频繁,所以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幸运的是,在劫机事件发生以后,这家以色列公司还保存有这座建筑的设计图,並很快地提供给以色列政府。此外,被释放出来的人质也提供了很多关于建筑内部结构、劫机者人数和周围乌干达士兵的分布细节等重要信息。

3、在这次军事行动尚在计划实施期间,以色列国防军为了保证奇袭万无一失,特意在自己的训练基地部分复制了恩德培机场的建筑。当时在乌干达参与工程的多名以色列平民都参与了这座复制建筑的施工。据一些研究者考证,在这些平民到达军事基地开始施工前,他们对此行的目的一无所知;而完工之後,军事基地的司令还特意宴请了他們,并且留下他們在基地参观数日以示奖励,直到行动结束。因此在行动过程中,计划始终处于保密状态,丝毫没有被外人所知晓。4、之前咱们说的和摩萨德合作的肯尼亚的英国人布鲁斯·麦肯齐也在“霹雳行动”过去两年之后因为与以色列摩萨德的合作而遭杀害:他是被为乌干达服务的利比亚特工安放的一枚炸弹炸毁了麦肯齐的私人飞机而丧生的。

约尼·内塔尼亚胡

5、以色列军方称这次行动为霹雳行动,为了使子孙后代牢记英雄的勇敢精神,以色列政府以行动的指挥官约尼·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哥哥)称为“乔纳森行动”。6、航班的机长米歇尔·巴科在劫机事件后回到巴黎之后,因为他主动留下来与照顾剩下的乘客的这个行为,巴科遭到了他在法航的上司的严厉斥责,甚至被停职了一段时间(真实摸不清法国官僚的行为准则)。7、在利比亚班加西称自己是孕妇的乘客实际并没有怀孕,但其谎称怀孕从而逃脱(从片中的英国国旗可以看出来导演故意映射英国人的鸡贼)。8、为了避免乌干达人的怀疑,以色列人故意挑选了一辆加长版的梅赛德斯和吉普車,这样看上去就很像是阿敏或是其他乌干达高官的车队。这辆梅赛德斯的原主是一位以色列公民,但车漆的颜色不是黑色的,这辆车是在行动前夕才漆成黑色的(这样就几乎可以和阿敏的座车乱真)。当然在事后还车前,这辆车又被重新漆成了原色。

9、当一开始查清本国人质被劫往乌干达、短期内鞭长莫及后,为保证人质安全,以色列一改往日对恐怖分子的强硬态度,一再释放谈判信号,连准备交换的在押犯名单都晒了出来,为的就是争取时间。当突击队已经出发时,还安排以军前总参谋长巴列夫给乌干达总统阿明打电话讨论释放人质问题,既是为了分散对方注意力、也是为了牵制对方行动。10、以色列的特种部队在行动中还从恩培德机场中拆除了原苏联的雷达设备,以便带回去研究,这倒是比较符合犹太人的性格和作风(不做赔本的买卖)。

后记

这个事件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就被搬上了大银幕,在之前的影片有《恩德培之胜》(VictoryAtEntebbe)(年)、《奇袭恩德培》(RaidOnEntebbe)(年)、《雷霆行动》(OperationThunderbolt)(年)、再加上本片《恩德培7日》可以说对此事件完全无死角的去展示出来。

奇袭恩德培海报

导演如此钟爱这个事件的题材,主要就是因为这次营救行动在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现在也没见到来着,太出名了。个人认为“雷霆行动”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营救行动,没有之一。

另外再简单说说这部影片,影片的制作公司名字叫焦点公司(FOCUS),它成立于年5月,隶属于环球电影公司,被人们称为“新米拉麦克斯”,开始也是制作一些低成本的文艺片和独立电影,现在也是在向传统影片上转型。我最感兴趣的是片中的主题歌《谁知道》(EchadMiYodea)是一首犹太传统歌曲,节奏铿锵,电影中大量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结构,特别是最后的高潮部分。再加上舞蹈和主题歌配合的非常有感染力,从舞蹈所反应的思想也看的出歌曲的背后有着犹太人的了历史和信仰。

《谁知道》(EchadMiYodea)

我们在惊叹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彪悍战绩的时候,同时也了解到了摩萨德在隐蔽战线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做为一个强敌环伺的中东小国,能够存活到今天那是真的有其安身立命的本事的。

拉宾和佩雷斯

我在这里事无巨细的展示了此次事件背后的一些故事和历史,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在我们看来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事无巨细的反复推演,再加上果断的决策都是有成功的机会的。

下期是电影《慕尼黑》,在那里就可以具体的聊聊以巴冲突了。

持续发现影片背后的历史,我一直都在做。

点击下方链接可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22—法国电影《突袭》背后的历史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21—法国比利时电影《干预》背后的历史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20—美国电影《前哨》背后的历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