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度丨能源金属ldquoA股七雄r [复制链接]

1#
从钱学森的一封亲笔信到今天,历经三十年发展,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仅完成了0到1的突破,而且扭转了油车时代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与美欧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甚至有望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与快速增长的产能背后,是对原材料的日益渴求。再加上镍、钴、锂等“能源金属”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出海寻矿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成长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产业长远发展绕不开的话题。这注定是一条艰辛之路。从格林布什,到芒廷帕斯;从澳大利亚,到刚果(金);从中非大陆,到北极圈内,一场场承载于资本,却又远高于资本的缠斗与角力,在世界各地持续上演。作者

缪凌云来源

野马财经资本研究组本文约字,阅读时长约20分钟“油车”与“电车”的百年轮回“电动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甚至先于燃油车诞生。早在年,世界上第一辆电池驱动的三轮车就已经出现;三年后,英国人托马斯·帕克成功推出量产四轮电动汽车;年,内燃机汽车(三轮)才姗姗问世。只不过,受制于电池技术的停滞,“电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解决速度与续航两大硬伤——不到30公里/小时的车速,以及50公里左右的续航,在燃油车面前无异于玩具。于是,昙花一现之后,“电车”迅速沉寂。这一沉寂,就是百年。直至20世纪下半叶。一方面,年至年,因“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连续引发了三次石油危机,让全世界都深切感受到了促进能源多样化、降低对石油依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保有量飙升,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愈加受重视;与此同时,“石油美元”大背景下,欧盟举起“清洁能源”旗帜,力推国际气候谈判,以《京都议定书》等体系,限制各国碳排放量。这一系列事件,为电能重回汽车舞台打好了基础。更加重要的是,百年积淀,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始出现。年,英国科学家威廷汉造出了可以充放电的锂电池;年,美国教授古迪纳夫尝试以钴酸锂取代金属锂并获得成功,钴酸锂电池有更大的容量、更安全的性能和更低廉的成本;年,日本吉野彰在两者基础上,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可商用的锂离子电池。年,新能源发展已成燎原之势时,这三位学者被共同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贡献正如那句颁奖词——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年,古迪纳夫再次研制出磷酸铁锂电池,而磷酸铁锂,正是当下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古迪纳夫也被誉为“锂电池之父”。当然,除了锂电,铅酸、镍镉等方案都有被研究,目前亦存在磷酸铁锂、三元锂乃至钠等不同方向,出现更先进的产品也未可知。与石油能源危机和技术突破同步的,是发达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愈加重视。图片来源:易维视年,日本电动汽车协会成立,年,美国《电动汽车和复合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样车试用法令》出台,以财*补贴等手段促进电动汽车业发展;年,欧洲“城市电动车”协会成立;年,日本《第三届电动汽车普及计划》明确提出,十年内电动汽车的年产量要达到10万辆。而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之时,另一个东方国家,也悄悄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这个蓬勃的产业。能源金属价格飙涨,盛景下危机暗藏年8月22日,一封来自钱学森的亲笔信,被放到了高层的办公桌上。82岁高龄的钱学森,在开篇写到——“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去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实际上,就在一年前,中国“八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已经出现了“电动汽车”的身影,与之并列的还有另一个熟悉的词汇——“高速铁路”。学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