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复制链接]

1#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河流的功能:发电、航运、养殖、灌溉、城市供水等。

二.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内外流区

流域

分界线

占比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域

/3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

异常区域

.分界线西北方向的外流区: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其沿线地区形成外流区。

2.分界线东南方向的内流区

()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

①四周比内部高。

②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流量小,且蒸发和下渗严重,越往下流流量越小,并消失。

(2)乌裕尔河内流区

在齐齐哈尔附近,降水不多;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地势低洼;且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地表水不能外泄,成为沼泽地,为内流区。

2.内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主要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丰富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

特征

较小

成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特征

较短

成因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以上

汛期

特征

汛期较短、季变较小

汛期较短、季变大

汛期长、季变小

成因

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

特征

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特 征

成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量较小,沿途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有些河流断流消失。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夏季易形成汛期(有些河流还要山地降水的补充);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特征

特征

描述

影响因素

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流量

流量大或小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多少;同时,支流多和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还要考虑植被覆盖率、土质、人类活动等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最冷月均温>0℃,无结冰期;<0℃,有结冰期

汛期

有长短或早晚

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水能

大小

由流域内的地形落差、水量决定

凌汛

有无

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流速

快慢

受地形地势影响,短促的起伏大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航运价值

高低

水量丰富;流速平缓;结冰期无或短;河网密布,通航范围广;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需求大

2.水系特征

()河流长度(流程):主要取决与陆地面积的大和形状、地形与河流的位置、水源或水量。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离岸区域的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2)流向:可以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作为判断依据,还可用于等潜水位线分布图中,进行河流流向、潜水流向、地下水与地表水互补关系及洪水期与枯水期的判定。

(3)流域面积: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4)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可能同时地壳在抬升,下切侵蚀更强)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还有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6)河网密度(支流数量):与降水和干湿状况、地形地势有关。平原广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丰富,径流发育,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大(如西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反之则河网密度小,如澳大利亚、西亚、北非等。

(7)水系形状

形状

特点

主要河流

树枝状

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

长江、珠江和辽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

向心状

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

刚果河、四川盆地

放射状

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

亚洲的水系

平行状

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

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格子状

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闽江

网状

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

三角洲上的河流

扇状

支流从不同方向汇入主流,形成以主流和支流组成的扇骨状的水系

海河水系、南疆的叶尔羌河

梳状

支流集中于一侧,另一侧支流少

淮河

(7)落差或峡谷分布。

三.湖泊

.中国两大湖泊分布区:我国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其中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2)青藏高原湖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其中青海湖(青)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2.类型

()按含盐量划分:咸水湖和淡水湖。

(2)按湖盆成因湖泊分

①构造湖: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等)所产生的凹陷形成的,其特点是湖岸平直、狭长、陡峻,深度大(青海湖、日月潭、滇池和洱海)。

②火山口湖:系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其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测,如白头山天池深达米,为我国第一深水湖泊。

③堰塞湖:有熔岩堰塞湖与山崩堰塞湖。前者为火山爆发溶岩流阻塞河道形成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后者为地震、山崩引起河道阻塞,这种河道往往维持时间不长,又被冲而恢复原河道。

④河成湖:由于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它又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河流摆动,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潴水成湖。二是由于河流本身被外来泥沙壅塞,水流宣泄不畅,潴水成湖。如苏鲁边境的南四湖等。三是河流截湾取直后废弃的河段形成牛轭湖。如内蒙古的乌梁素海。

⑤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环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⑥冰川湖:冰蚀湖和冰碛湖(喀纳斯湖是冰蚀湖、天山天池)。

⑦海成湖: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称作瀉湖,如里海、杭州西湖、宁波的东钱湖。

⑧溶蚀湖:是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而形成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的湖泊,如贵州省威宁县的草海。

来源:司马地理工作室

免责声明:仅供学习与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END—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