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赴非洲感受刚果金的风土民情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治好不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不久前,小编有机会出游非洲刚果(金),一睹这片矿业热土的真容。特记录此行的部分所见所想,以同读者们分享,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刚果金的风貌。

刚果(金)的景象

和想像中的丰茂的大草原有所不同,小编抵达刚果时所见的非洲略显荒芜,主要原因是每年的五月至九月是旱季,基本上一滴雨都不会下,我们印象中的植被丰茂,在这里仅仅是在雨季的才会出现。每年两季的极端天气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里所谓富饶的土地上没有农业。农作物很难挺过旱季,在雨季又要经受每天3、4场的暴雨。猛烈的雨水冲刷,很难在土地上留下丰富的养分。加上在这么一个缺乏工业制造业的国家,大型化的农业灌溉设备基本不存在。路过的车辆扬起漫天的灰尘,我们在车里都已经习惯性的把口罩带上。但是本地人路边走过时却习以为常,非但从不用手遮住口鼻,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刚果(金)就像大家印象一样,是很贫穷的地方,我们开车在路上,看到的场景多是没有窗户、仅开了一个简单门洞的砖墙,这些房子都在马路两边无序的散落着。走在刚果金仅有的几条水泥路上,通常见到的都是这类景色,仅仅在在首都金萨沙和第二大城市偶尔可见一两座突兀的高楼。除了城市里面少数的房子以外,市郊的多数人的居所均没有通电,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市郊没有饮用水系统,水是从附近的湖泊用桶运送来的。

在我们所在的城市仅有的几条道路上,会有小孩和妇女,拿着各种水、食物来售卖。刚果金城市供水仅在大城市小范围的市中心才有。除此之外,大家都是在河里打水,当地妇女会用头来顶着各种物资、蔬菜、水桶、干柴等等。

?

图片里是当地的集市,有木薯和红薯,是他们当地的主要粮食,刚果人常把木薯粉摊饼吃。

?

图上是当地人吃的一种咸鱼干,不到一美元一个,西红柿一美元三个。

图片中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出产的矿泉水,仅有少数当地人和外国员工能够消费得起。

刚果(金)人民的生活状态

刚果金目前主要的经济支持来自于矿业,有着世界著名铜钴矿带和锡矿带,以及丰富的*金储量,整个国家有多种矿藏。目前大热的电动车电池中的原料——钴,刚果金一个国家则提供了全球供应量的六七成。整个国家的矿山资源被欧美老牌企业以及中资企业经营。除了矿业、石油和林业,这个国家没有制造业,也没有农业,几乎生活物资全部要依赖进口。垄断国家资源的阶层十分富裕,代价就是普通百姓的劳作和高物价的生活成本。联合国关于个国家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刚果金排名位(HumanDevelopmentIndex,UN),这个国家有64%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下。即使刚果金法律规定,外资企业雇佣本地员工的比例必须达到1:7的(或者9)的比例,目前国家仍有近20%的失业率。

尽管这样,这里的人民群众展示了天生的快乐感。在工作的闲时,表演倒立,唱歌说笑。由于矿场工作刚环境较脏,他们平时换上家里破旧的衣服,但是一到聚会或正式场合,他们就拿出家里的好衣服。男人女人都很爱美,首饰包包统统上场,仔细地打扮自己。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对生活的热情,不因贫穷而磨灭。

一位黑人知道要表演节目,用简单的材料,把自己用传统的方式打扮,在自己身上涂满了白色粉末,跳起了传统的舞蹈。

对刚果(金)的所思所想

在去往非洲大陆之前,我和很多朋友的对话主要内容都是“你要去非洲看动物啦?”“小心不要生病”。我们对于非洲大陆通常的了解多数是源于《动物世界》,喜爱人文历史的朋友可能也有莫西人盘唇族存留于印象中。在我之前的认知中,存在着一种观点:非洲大陆因为优越的自然环境,肥沃的土地,生生不息的动物世界,使得生存的成本大大降低,这让非洲人生活惬意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懒汉,不思进取似乎成了这片大陆上人的共性,他们的穷困和落后可以归结在靠天吃饭的懒惰。

这里人民的生活条件,用中国人的标准评价绝对是家徒四壁,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多穿着体面的衣服,脸上挂着平和与安详,一家人平静地坐在树下,孩子们欢乐地追逐大闹,手上的树枝和跑动扬起的漫天*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致。看到他们,发现原来人穷,也能保持幸福与快乐。

有一天在工厂里,有一位中方人员同黑人开玩笑,问:是否感谢公司给他们提供了食物。他们笑笑说:我们感谢上帝,借你们的手给了我们食物。本来想自寻优越感的同事,一下没了面子。想到曾听一个在非洲工作了快10年的老员工讲的段子,大意是一个中国挖矿老板略带自豪地问本地企业老板:“我一年挖10吨,你的矿质量更好,但是你只能卖出5吨,为什么你做得没有我好?”本地老板的回答没有按照中国老板的思路进行下去,他说:“我每年5吨就足够了,家人生活的很好。”在我们的眼里,觉得是他们又笨又懒(抛开因为腐败导致的制度落后不说)造成了生活的贫穷、社会的落后,不思进取、游手好闲都成了被鄙视的劣性。但是其实他们这样每天晒晒太阳,与家人坐在门口聊聊天,有钱了就去酒吧点一杯啤酒,和朋友吹牛一下午,又何尝不好?

在工厂工作的黑人,做的都是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常与煤油和硫酸打交道。也许是他们尚未意识到(或有知识了解到)这些东西对人体的伤害,他们工作,每天公司发一根免费的法棍已经非常开心了。刚方员工每天和中国员工一起,中方喝的是矿泉水瓶里面的水,刚方喝的是过滤的河水(中方仅会用来洗手);中方一日三餐有肉有菜,刚方每天两顿,仅有法棍;即使对比如此强烈,当中方向他们分享水果时,他们依旧充满感谢。面对这种每天对比迥异的生活标准,刚果人没有抱怨,也没有偷盗行为。每天工人发面包时都井然有序,没有发生过谎报需求多拿面包的事情。这些事情和我意识中的穷山僻壤出刁民一点都无法匹配。

之前在欧洲,和当地人聊到我们的刚需——房子,他们难以理解中国人要省吃俭用,每日拼死拼活就是为了买个也就是几十年属于你的壳子。在他们眼里钱可以用来旅游,用在和朋友的聚会上,对于他们那些是幸福。在截然不同的国家,大家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世界上很多事情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在中国加班工作,能买的起学区房是一种幸福;在非洲每天拿到工资就花光,及时行乐,也是一种幸福。我们眼中的非洲确实是生活条件恶劣,但这里的人民依然淳朴,享受他们自己的幸福。

ValueDigger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